锈
拼音:xiù
释义:1.铜、铁等金属表面由于氧化而形成的物质。2.生锈。3.指锈病。4.器物长期接触某些液体后,表面附着的一些沉淀物。
组词
锈蚀 锈病 锈斑 锈彩 锈然 锈涩 锈色 锈水 锈刀散 不锈钢 防锈漆 黄锈病 水锈石 锈迹斑斑 脑子生锈拼音
xiù笔顺
丿 一 一 一 𠄌 丿 一 丨 丿 ㇏ ㇌ 丿同音字
拼音为xiù的字 拼音为xiu的字基础解释
1.铜、铁等金属表面由于氧化而形成的物质。 2.生锈:刀刃都~了。锁~住了,开不开。 3.指锈病:查~灭~。详细解释
銹
生锈
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宋· 欧阳修《日本刀歌》
如:锁锈了;螺丝钉锈得厉害;锈涩(生锈);锈蚀(生锈剥蚀)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锈-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鏽
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锈(銹、鏽)xiù
①名铜、铁等金属表面由于氧化而形成的物质。
②附着在器物表面,像锈一样的物质:水~丨茶~。
③动生锈:刀刃都~了|锁~住了,开不开。
④名指锈病:查~灭~。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ù
1、[生锈]shēng xiù
1.被氧化。 2.变成迟钝的、缓慢的或被损坏的状态,特别是由于不活动、不使用或时间过久所致。
2、[铁锈]tiě xiù
钢铁表面上生成的红褐色的锈,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铁。
3、[防锈]fáng xiù
防止铁构件或设备形成氧化铁的表面保护;可以用涂敷、表面处理、电镀、化学药品、阴极防锈处理或其他方法来达到。
4、[锈蚀]xiù shí
(金属)因生锈而腐蚀:铁环~了。古钟上文字清晰,没有~。
5、[锈斑]xiù bān
生铁上形成的一种多孔性硬质外皮。
6、[锈病]xiù bìng
由锈菌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因病部有褐色疱疹而得名。病菌随风传播,不同植物和植物的不同部位感染不同种菌而致病,如小麦锈病、玉米锈病等,小麦锈病又有条锈、秆锈、叶锈之分。可采用抗病品种或药剂防治。
7、[水锈]shuǐ xiù
1.水碱。 2.器皿盛水日久留下的痕迹。
8、[茶锈]chá xiù
茶水附着在茶具上的黄褐色沉淀物。
9、[锈菌]xiù jūn
一种属于锈菌目的真菌
10、[锈水]xiù shuǐ
釉水。
11、[红锈]hóng xiù
铁器生锈后上面的锈迹被称为红锈。指铁等金属氧化,变质和腐蚀后生成的物体,比原物脆,多有孔。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12、[刮锈]guā xiù
科场中应试者挟带的小书。
13、[银锈]yín xiù
提炼银矿石时遗留在坩埚底的铜、铅质渣滓。
14、[锈澁]xiù sè
见“锈涩”。
15、[锈涩]xiù sè
亦作“锈澁”。生锈。
16、[锈然]xiù rán
肃然。
17、[锈彩]xiù cǎi
亦作“銹彩”。指古铜、铁器年久生锈的斑驳纹理。郭沫若《丁东草》:“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18、[黝锈]yǒu xiù
发黑生锈。
19、[锈色]xiù sè
古钱币术语。
20、[转锈]zhuǎn xiù
即浇水转坯色。古代用来烧制抗腐蚀性强、坚固耐用的青砖和青瓦的技术措施。
21、[不锈钢]bù xiù gāng
能耐酸、碱、盐等腐蚀的合金钢的统称。铬含量一般不低于12%。常见的有铬不锈钢(含铬12%以上)和铬镍不锈钢(含铬18%左右,含镍8%左右)。
22、[锈刀散]xiù dāo sàn
名称:锈刀散 别名:锈刀散 组成:生锈刀一口。
23、[羟锈宁]qiǎng xiù níng
内吸性光谱三唑类拌种用杀菌剂。
24、[锈迹斑斑]xiù jì bān bān
铜铁等金属生锈形成了很多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