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
拼音:zài
释义:1.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2.特指战车。3.乘坐。4.运载,装运。5.所装运的物件。6.车盖。7.承受。8.指大地。9.任;担负。10.行;施行。11.陈设;放置。12.祭祀。13.开始。14.生长。15.完成;成功。16.谓平安,安定。17.事业;事情。18.悬;举。19.充满。参见“載路”。20.增益,积累。参见“載德”。21.携带;带着。参见“載筆”。22.盟词。23.装饰。24.数词。最大的计数单位。万万正为载。25.量词。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26.连词。表示假设关系。27.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28.通“再”。两次;第二次。
拼音
zài笔顺
一 丨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zài的字 拼音为zai的字基础解释
1.裝,用交通工具裝~客。~貨。~重。~體。裝~。滿~而歸。 2.充滿怨聲~道。 3.乃,於是(古文裏常用來表示同時做兩個動作)~歌~舞。 4.姓。(汉典網ZDIC.NET)宋本廣韻, 5.年;歲千~難逢。三年兩~。 6.記錄;刊登;描繪記~。連~。轉~。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載-中華語文大辭典載载1ㄗㄞˋzài1.裝運。[例]~人︱~貨︱裝~。2.〈書〉充滿;布滿。[例]荊棘~途︱怨聲~道∣冰雪~地。3.〈書〉負荷;承受。[例]厚德~物∣天覆地~∣水能~舟亦能覆舟。4.〈書〉構成「載……載……」的形式,表示兩個動作交替或同時進行,相當於「又……又……」。[例]~笑~言∣~歌~舞。5.姓。載载2ㄗㄞˋzàiㄗㄞˇzǎi把事情記錄下來;在報紙或刊物上登出。[例]~入史冊|轉~|刊~。載载3ㄗㄞˇzǎi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相當於「年」。[例]三年兩~︱一年半~。
載 -古漢語常用詞典zài
①乘具;車子。《殽之戰》:“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厲兵、秣馬矣。”②乘坐。《陌上桑》:“使君謝羅敷:‘寧可共~不?’”③裝載。《赤壁之戰》:“乃取蒙沖鬥艦十艘,~燥荻枯柴。”④負載。《諫太宗十思疏》:“~舟覆舟,所宜深慎。”⑤充滿。《詩經•生民》:“厥聲~道。”⑥開始。《詩經•七月》:“春日~陽。”⑦詞綴,用於動詞前。《歸去來兮辭》:“乃瞻衡宇,~欣~奔。”
zǎi
①年。《張衡傳》:“自去史職,五~複還。”②記錄。《〈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如史~田橫事。”
【載筆】攜帶文具記錄王事。
【載籍】書籍;典籍。
【載書】盟書。古代諸侯會盟時,記載盟誓的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