踘
拼音:jū
释义:1.同“鞠”。古代一种实以柔物的皮球。参见“踏踘”。2.跳。参见“踘踴”。
组词
踘蹴 蹴踘 踘圃 踘踊 禅踘 击踘 踏踘拼音
jū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 丿 𠃌 丶 丿 一 丨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jū的字 拼音为ju的字基础解释
同“鞠”。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踘-中華大字典1、踘讀音:居六切,音掬,渠竹切,音鞠,屋韻。釋文:
❶~蹋也。見《玉篇》。
❷踏也。見《集韻》。
❸亦作鞠。《篇海》:~、亦作鞠。蹋鞠戲以韋爲之。實以柔物。今謂之毬。
〔按史記扁鵲倉公傳。處後蹴~。正義曰。打毬也。篇海當本此。正字通云。所蹴之毬爲鞠。本从革。非~卽鞠也。篇海~亦作鞠。非。攷廣韻、集韻。~、鞠、皆音同義別。惟字彙同篇海說〕。
2、鞠讀音:居六切,音掬,渠竹切,音趜,屋韻。釋文:
❶蹋~也。見《說文》。
〔注〕:鍇曰。踏~。以革爲圜囊。實以毛。蹴蹋爲戲。亦曰蹋~。
〔按劉向別錄曰。蹴~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廣韻云。今通謂之毬子。風俗通云。毛丸謂之~〕。
❷竆也。《書盤庚》:爾惟自~自苦。
〔按此假爲嬙〕。
❸盈也。《詩南山》:降此~訩。
〔按此假爲匊〕。
❹養也。陳楚韓鄭之間曰~。見《方言》。
❺生也。見《爾雅釋言》。
❻穉也。見《爾雅釋言》。
❼吿也。《詩采紥》:陳師~旅。
❽曲斂也。《論語鄕黨》:~躬如也。
〔按此假爲針。漢書馮奉世傳贊注。~躬者、謹敬皃〕。
❾高皃。《文選張衡賦》:~巍巍其隱天。
〔按此假爲穹〕。
❿以囚辭決事爲~。《漢書刑法志》:~獄不實。
〔按此假爲膴〕。
⓫匍匐爲~。《楚辭初放》:塊~兮當道宿。
⓬星晨。《大戴禮夏小正》:~則見。~者何也。星名也。
〔按說文通訓定聲云。危宿上天鉤九星。西人言六星。其色黃。正月晨見也。洪震謂虛㝛。戴震以爲噣柳㝛。王引之以爲北落師門。盛百二謂杵臼星。臼誤臼。臼借匊。非是〕。
3、鞠讀音:丘六切,音麴,居六切,音掬,屋韻。釋文:
❶黃色也。《周禮內司服》:~衣。
〔注〕:~衣、黃桑服也。色如~塵。象桑葉始生。
〔疏〕:~塵不爲麴字者。古通用。
❷膴或字。《集韻》:膴。酒母也。或作~。
❸姓也。戰國時太傅~武。
4、鞠讀音:丘弓切,音穹,東韻。釋文:山~窮。所以禦溼者也。《左宣十二年傳》:有山~窮乎。《釋文》:~、起弓反。
〔按集韻云。诿或字。段玉裁云。山字注疏皆不釋。疑衍。或本作蘜。而譌爲二字〕。
5、鞠讀音:居六切,音匊,屋韻。釋文:
❶養也。《詩蓼莪》:母兮~我。
❷通菊。《禮記月令》:~有黃華。《釋文》:~、本作菊。《校勘記》:依說文當作膴。〔韻會舉要云。菊又作膴。說文、日精也。以秋華〕。
❸通埱。《爾雅釋草》。埱、治蘠。《釋文》:埱。又作~。
踘
【酉集中】【足字部】 踘
★【廣韻】【集韻】【正韻】𠀤居六切,音掬。【玉篇】踘,蹋也。
★又【廣韻】【集韻】𠀤渠竹切,音鞠。義同。
◎又【篇海】亦作鞠。蹋鞠戲,以韋爲之,實以柔物,今謂之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ū
1、[击踘]jī jū
见“击鞠”。
2、[踘蹴]jū cù
蹴踘;踢球。
3、[禅踘]chán jū
是坐禅时警醒昏睡者的一种用具。
4、[蹴踘]cù jū
亦作“蹵踘”。见“蹴鞠”。
5、[踘圃]jū pǔ
踢鞠场,古代踢球场。
6、[踘踊]jū yǒng
跳跃。
7、[踏踘]tà jū
亦作“蹋踘”。见“踏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