毂
拼音:gū
释义:1.见“毂辘”。同“轱辘”。
组词
毂辘 并毂 不毂 长毂 车毂 转毂 一毂辘 炙毂过 夹毂队 击毂摩肩 燕驾越毂 毂交蹄劘拼音
gǔ笔顺
一 丨 一 丶 ㇇ 一 𠃋 丨 ㇀ 丿 ㇍ ㇇ ㇏同音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
[ gū ] [毂辘](gū·lu)同“轱辘”。 [ gǔ ] 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详细解释
(形声。从车 。本义: 车轮中心的圆木, 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 中有圆孔, 可以插轴)
同本义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又如: 轮毂; 绾毂; 毂击肩摩(并行的车子车毂相触击,行人的肩膀相摩擦。形容行人车马川流不息); 毂下(车下)。又作象声词。
如:毂毂(摇动或滚动的声音)
泛指车
转毂百数(百数:指数量多)。——《汉书》
另见 gū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毂毂-辞源3同:轂轂
毂毂-汉语大词典毂毂1.象声词。形容珠玉落地声。
●唐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四郎怒,以酒卮击牙盘一声,其柱上明珠,毂毂而落,暝然无所睹。”
2.象声词。形容波浪撞击山崖声。
●唐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怒鲸瞪相望,吹浪山毂毂。”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ǔ
1、[轮毂]lún gǔ
车轮子中心装轴的部分。毂(gǔ)。
2、[并毂]bìng gǔ
车并行。《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汉 扬雄《羽猎赋》:“蚩尤 并轂,蒙公 先驱。”汉 张衡《东京赋》:“属车九九,乘轩并轂。”
3、[华毂]huá gǔ
华美的车子。毂,车轮中穿轴安辐部件。
4、[扶毂]fú gǔ
扶翼车轮。
5、[尘毂]chén gǔ
指车马。
6、[炙毂]zhì gǔ
见“炙輠”。
7、[丹毂]dān gǔ
犹丹轮。指华贵的车。
8、[顿毂]dùn gǔ
止息车毂。谓停车。
9、[日毂]rì gǔ
太阳。
10、[画毂]huà gǔ
1.有画饰的车毂。 2.指装饰华美的车子。
11、[雷毂]léi gǔ
隆隆作响的车轮声。泛指轰隆之声。
12、[琼毂]qióng gǔ
玉饰的车毂。
13、[击毂]jī gǔ
车毂相碰。
14、[香毂]xiāng gǔ
香轮。
15、[连毂]lián gǔ
一车接一车。形容车辆众多。
16、[毂绾]gǔ wǎn
比喻如同车毂一样联络、扼制(各方面)。
17、[毂辘]gū lu
北方方言,指车轮。
18、[畅毂]chàng gǔ
长毂。指兵车。
19、[毂转]gǔ zhuàn
谓车轮转动。
20、[飞毂]fēi gǔ
指驾快车。
21、[长毂]cháng gǔ
1.车轮中心较长的承轴圆木。《周礼·考工记·车人》:“行泽者欲短轂,行山者欲长轂,短轂则利,长轂则安。” 2.指兵车。《左传·昭公五年》:“长轂九百。”杜预 注:“长轂,戎车也,县百乘。”汉 班固《燕然山铭》:“元戎轻武,长轂四分。”唐 柳宗元《安南都护张舟墓志铭》:“公於是陆联长轂,海合艨艟。”
22、[鸾毂]luán gǔ
即鸾辇。清 纳兰性德《效江醴陵杂拟古体诗·颜延年侍宴》:“阁道驰凤輦,芳苑骋鸞轂。”参见“鸞輦”。
23、[毂兵]gǔ bīng
犹构兵。交战。轂,通“构”。
24、[鸣毂]míng gǔ
车毂发出刺耳的声音。语本 汉 刘向《说苑·立节》:“雍门子狄 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於囿,左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后用为效死报君的典实。
25、[转毂]zhuǎn gǔ
载运货物的车子。
26、[关毂]guān gǔ
1.穿入车辐之间。 2.借指中枢之地。
27、[京毂]jīng gǔ
犹京辇。宋 苏舜钦《送安素处士高文悦》诗:“旌帛三及门,不免至京轂。”宋 苏轼《寄周安孺茶》诗:“越自少年时,低回客京轂。”
28、[绾毂]wǎn gǔ
指处于中枢地位,能起控制、扼守作用。毂(gǔ):车轮的中心部分,众辐所凑。
29、[车毂]chē gǔ
1.车轮中心插轴的部分。亦泛指车轮。 2.梨的一种。
30、[不毂]bù gǔ
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
31、[侠毂]xiá gǔ
1.指跟随在车子两侧担任护卫。亦指担任这种护卫的武装卫队。侠,通“夹”。《南史·齐晋安王子懋传》:“隆昌 元年,为征南大将军……敕留 西楚 部曲助镇 襄阳,单将白直、侠轂自随。”《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显达 密启 西昌侯 鸞,鸞 徵 显达 为车骑大将军;徙 子懋 为 江州 刺史,仍令留部曲助镇 襄阳,单将白直、侠轂自随。”胡三省 注:“诸王有白直,有夹轂队。侠,读曰夹。” 2.比喻追随在左右。《公羊传·哀公四年》“蒲社灾,何以书?记灾也”汉 何休 注:“是后,宋 事彊 吴,齐 晋 前驱,滕 薛 侠轂,鲁 卫 驂乘。”参见“夹轂队”。
32、[贰毂]èr gǔ
重毂。毂,车轮中心贯穿车轴的圆木。
33、[方毂]fāng gǔ
犹并驾。两车并行。
34、[毂毂]gǔ gǔ
1.象声词。形容珠玉落地声。 2.象声词。形容波浪撞击山崖声。
35、[韦毂]wéi gǔ
用皮革包裹的车轮。施于御辇,取其行驶安稳。古代用以征聘贤才。
36、[帷毂]wéi gǔ
《后汉书·舆服志上》:“近小使车,兰舆赤轂,白盖赤帷,从騶骑四十人。此谓追捕考案,有所勑取者之所乘也。”后以“帷轂”为受命为方镇之典。
37、[推毂]tuī gǔ
1.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2.推动;协助。 3.荐举;援引。
38、[柴毂]chái gǔ
柴车。泛指贱者所乘之车。
39、[蹄毂]tí gǔ
借指车马。
40、[笠毂]lì gǔ
1.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左传·宣公四年》:“伯棼 射王,汏輈,及鼓跗,著於丁寧;又射,汏輈,以贯笠轂。”杜预 注:“兵车无盖,尊者则边人执笠,依轂而立,以御寒暑,名曰笠轂。此言箭过车辕及王之盖。” 2.借指兵车。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居笠轂而掌兵,出 兰池 而典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