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
拼音:tān
释义:1.瘫痪,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肢体不能活动。2.肢体绵软无力,不能活动。3.比喻机构涣散,不能正常地进行工作。
组词
瘫痪 瘫软 偏瘫 风瘫 面瘫 瘫坐 软瘫 瘫废 软瘫子货 面瘫主义拼音
tān笔顺
丶 一 丿 丶 ㇀ ㇇ 丶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疒”点画居中,横长短适中,撇画舒展,点提居撇的中部。“难”要写得紧凑,竖画正直,横画均匀、平行。
同音字
拼音为tān的字 拼音为tan的字基础解释
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肢体不能活动:~痪。截~。偏~。面~。四肢~。详细解释
(形声。从疒,难声。疒( 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瘫痪,指肌体不能随意运动,也比喻机构不能正常运转) 同本义 。
如:瘫风(谓风瘫);瘫缓(瘫痪);瘫废(风瘫残废);瘫睡(谓躺卧);瘫倒(倒下难以动弹)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瘫-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癱
瘫-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瘫(癱)tān
动瘫痪:偏~|~在床上,不能下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ān
1、[瘫痪]tān huàn
1.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可分为面瘫、单瘫(一个上肢或下肢瘫痪)、偏瘫、截瘫、四肢瘫等。也叫风瘫。 2.比喻机构、交通等不能正常运转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交通~。领导班子~。
2、[面瘫]miàn tān
面神经麻痹。
3、[截瘫]jié tān
下半身瘫痪。多由脊椎外伤、肿瘤和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症状是两下肢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4、[偏瘫]piān tān
也叫半身不遂。身体一侧丧失活动能力。主要由脑血管意外出血、颅脑损伤、脑瘤、脑炎等引起。
5、[瘫软]tān ruǎn
(肢体)绵软,难以动弹: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
6、[瘫子]tān zi
瘫痪的人。
7、[单瘫]dān tān
一个上肢或一个下肢发生瘫痪。多由局部神经受外伤或脑、脊髓等疾患所引起。
8、[痪瘫]huàn tān
瘫痪,风瘫。
9、[瘫风]tān fēng
谓风瘫。
10、[瘫缓]tān huǎn
瘫痪。
11、[软瘫]ruǎn tān
瘫软。
12、[瘫倒]tān dǎo
倒下难以动弹。司马文森《吹号手》:“九个勇士死了八个,年青的吹号手,瘫倒在自己的血泊中,神气很昏沉,但手里却还握着最后的一个手榴弹。”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阿艾 被吓昏过去,从凳子上瘫倒在墙根。”
13、[跛瘫]bǒ tān
脚偏废不能行走。
14、[瘫废]tān fèi
风瘫残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听説 希銓 是个瘫废的人,娶亲之后,并未曾圆房。”
15、[瘫睡]tān shuì
谓躺卧。
16、[风瘫]fēng tān
瘫痪
17、[瘫坐]tān zuò
瘫软无力地坐下。
18、[疯瘫]fēng tān
见〖风瘫〗。
19、[松瘫]sōng tān
犹软瘫。《花城》1981年第6期:“她弹完后垂下手,垂下头,全身松瘫在琴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