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
拼音:jué
释义:1.“絕”的新字形。2.断,分成两段或几段。3.断绝;净尽。4.停止。5.竭;尽。6.杜绝;摒弃。7.引申为拒绝。8.灭亡;死亡。9.缺乏;贫困。10.辽远;远隔。11.横度;越过。12.超过。13.独特,独一无二。14.副词。极;最。15.副词。全然;绝对。16.旧诗体裁之一。详“絶句”。
组词
閟絶 不絶若綫拼音
jué笔顺
𠃋 𠃋 丶 丶 丶 丶 丿 ㇇ 𠃍 丨 一 乚同音字
拼音为jué的字 拼音为jue的字基础解释
“絕”的新字形。见“絕”。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絶-中華大字典1、絶釋文:絕譌字。見《字鑑》。
2、㔃讀音:租悅切,音蕝,屑韻。釋文:斷物也。見《廣韻》。〔集韻。~、或作絕。亦作槾。正字通云。俗絕字〕。
3、櫤釋文:古絕字。見《字彙補》。
4、轩釋文:古絕字。《說文糸部》:~。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
〔按字形象二絲不連。路溫舒尙德緩刑書。~者不可復屬。此~字之僅見史傳者〕。
5、撧釋文:同㔃。見《集韻》。
6、槾釋文:同㔃。見《集韻》。
7、絕讀音:情雪切,音截,屑韻。釋文:
❶邙絲也。从刀絲。卪聲。見《說文》。《段注》:斷之則爲二。是曰~。
❷橫度也。《漢書成帝紀》:不敢~馳道。〔凡橫越之曰~。如~河而度是也〕。
❸直度也。《漢書張良傳》:橫~四海。
〔注〕:~謂飛而直度也。
❹滅也。見《廣雅釋詁》。
❺無之盡者曰~。《論語子罕》:子~四。
❻棄也。《左哀十五年傳》:~世于良。
❼斷糧食也。《呂覽季春》:振乏~。
〔注〕:居而無食曰~。
❽斷交通也。《左成十三年傳》:晉侯使呂相~秦。〔今俗言~交。亦此義〕。
❾無後嗣也。《論語子張》:繼~世。
❿陷也。《詩正月》:終踰~險。
⓫過也。《呂覽知接》:又~諸侯之地以襲國。
⓬遠也。《淮南脩務》:~國殊俗。
⓭落也。《離騷》:雖萎~其亦何傷兮。
⓮止也。《呂覽權勳》:嗜酒甘而不能~於口。
⓯竭也。《淮南本經》:江河山川。~而不流。
⓰極也。見《後漢吳良傳注》。〔今俗言~美~妙之類。皆此義〕。
⓱截也。如割截也。見《釋名釋言語》。〔詩體有~句之名。謂截律詩之半。或截項腹首尾也〕。
⓲隔而難通曰~。《文選孫綽賦》:邈彼~域。
⓳出而不入謂之~。見《管子法法》。
⓴有一無二曰~。《晉書顧愷之傳》:俗傳愷之有三~。才~、畫~、癡~。
8、嘽釋文:同絕。見〔餘文〕。
同: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ué
1、[歇絶]xiē jué
1.消失;衰谢。 2.止息;断绝。
2、[絶目]jué mù
犹极目。尽目力之所及。南朝 宋 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絶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唐 张九龄《湘中作》诗:“湘 流绕 南岳,絶目转青青。”
3、[警絶]jǐng jué
警策绝伦。
4、[絶岸]jué àn
1.陡峭的岸。更多解释陡峭的岸。晋 郭璞《江赋》:“若乃 巴 东 之峡,夏后 疏凿,絶岸万丈,壁立赮駮。”唐 杜甫《白沙渡》诗:“畏途随 长江,渡口下絶岸。”清 葆光子《物妖志·猩猩》:“金陵 商客 富小二 泛海至大泽,遇暴风,舟溺。富生 漂荡,抵絶岸。”
5、[絶等]jué děng
1.超越侪辈。更多解释超越侪辈。南朝 梁 吴均《连珠》之一:“盖闻艷丽居身,而以蛾眉入妬;贞华照物,而以絶等见猜。”清 李渔《凰求凤·翻卷》:“霜天晓角,徵文考行,二者难兼并。若个堪居絶等,推敲不厌详明。”
6、[絶麟]jué lín
1.《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絶笔于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后以"絶麟"为著作辍笔之典。更多解释《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 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 伤 周 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后以“絶麟”为著作辍笔之典。宋 苏轼《东楼》诗:“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絶麟。”宋 苏轼《次王定国韵书丹元子宁极斋》:“便欲随子去,著书未絶麟。”
7、[中絶]zhōng jué
1.隔断。 2.中断;绝灭。
8、[火絶]huǒ jué
1.火烟断绝。谓无后嗣。
9、[絶息]jué xī
1.断绝;停止。词语出处断绝;停止。《史记·秦始皇本纪》:“阐并天下,甾害絶息,永偃戎兵。”《汉书·贾山传》:“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而使后世不絶息。”《隋书·循吏传·刘旷》:“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10、[絶谷]jué gǔ
1.断绝进食。 2.即辟谷。道家以为养身长生之术。词语出处。 3.断绝进食。《淮南子·修务训》:“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则是以一饱之故,絶穀不食,以一蹪之难,輟足不行,惑也。” 4.即辟谷。道家以为养身长生之术。《汉武帝内传》附录:“﹝ 李少君 ﹞少好道,入 泰山 採药,修絶穀遁世全身之术。”《晋书·郗愔传》:“﹝ 郗愔 ﹞与姊夫 王羲之、高士 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絶穀,修 黄 老 之术。”
11、[稀絶]xī jué
1.消失脱落。
12、[剗絶]chǎn jué
铲断,挖毁。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忽一日黎明,寨内杀声四起,天降地出,走径皆已自剗絶,挤厓陨壑,趾顶相接。”
13、[絶力]jué lì
1.用尽力气。 2.超人的力气。絶力造句。 3.用尽力气。《庄子·渔父》:“疾走不休,絶力而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使 兹郑 无术以致人,则身虽絶力至死,輦犹不上也。” 4.超人的力气。汉 扬雄《法言·渊骞》:“君子絶德,小人絶力。”汉 扬雄《法言·渊骞》:“秦 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絶力耶?”宋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三:“﹝ 盖巖 ﹞朴鲁有絶力,能兼众人之役。”清 黄鷟来《秋日寄淮阴吴嵩三》诗:“譬彼浊河流,絶力挽崩溃。”
14、[絶粻]jué zhāng
断粮。晋 葛洪《抱朴子·安贫》:“忽絶粻之实祸,慕不朽之虚名。”
15、[絶经]jué jīng
1.指女子的月经终止。分生理性绝经与非生理性绝经两种。生理性绝经一般在。 2.岁之间。绝经后生殖器逐渐萎缩性欲减退。非生理性绝经系卵巢功能受破坏而使月经终止。更多解释指女子的月经终止。分生理性绝经与非生理性绝经两种。生理性绝经一般在。 3.岁之间。绝经后生殖器逐渐萎缩,性欲减退。非生理性绝经系卵巢功能受破坏而使月经终止。
16、[峭絶]qiào jué
1.陡削耸立。 2.形容性格严正。
17、[絶産]jué chǎn
无子孙继承之财产。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家产》:“又有絶产丰厚,宗人利继为嗣。”《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一家人﹞死得乾净,又把他的家事估了絶产,限定了价钱,派与那四邻上价。”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施允升》:“其叔祖某,絶产千餘金,应归先生,一介不取,捐为义田以赡族。”
18、[遏絶]è jué
1.诛灭;灭绝。 2.阻止禁绝。
19、[四絶]sì jué
1.传称四种高超的技艺或难得的事物。( 2.)南朝陈洪偃貌﹑义﹑诗﹑书号为"四絶"。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七。( 3.)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郎馀令》:"余令善画,唐秘书省内落星石,薛稷画鹤,贺知章草书,余令凤,相传为四絶。"( 4.)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庆历中,滕子京谪守巴陵,治最为天下第一。政成,重修岳阳楼。属范文正公为记,词极清丽,苏子美书石,邵餗篆额,亦皆一时精笔,世谓之'四絶'云。"( 5.)指《诗经》﹑《楚辞》﹑草书﹑画。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四绝》。 6.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详"四离四絶"。
20、[絶才]jué cái
过人的才能。《东观汉记·桓谭传》:“﹝ 桓谭 ﹞少好学,徧治五经,能文,有絶才。”宋 范公偁《过庭录》:“王齐叟 彦龄,霖 弟也,有絶才,九流无所不能。”
21、[絶望]jué wàng
1.断绝希望。 2.极目远望。词语出处1.断绝希望。《左传·襄公十四年》:“若困民之主,匱神乏祀,百姓絶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史记·孝文本纪》:“夫 秦 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 也,天下絶望,一矣。”唐 元稹《莺莺传》:“﹝ 崔鶯鶯 ﹞言毕,翻然而逝,张 自失者久之。復踰而出,於是絶望。”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极目远望。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昔有思妇,夫官於 蜀,屡愆秋期,登此山絶望,忧感而死。”唐 王勃《上九成宫颂表》:“攀紫墀而絶望,叫丹闕而累息。”
22、[絶丽]jué lì
极其华美。汉 扬雄《答刘歆书》:“雄 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絶丽之文。”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我收卷,见一文絶丽,问之,乃 吴梅村 先生孙也。”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其年 好为惊艳絶丽之文,予嗜苍凉古质之作,两人性不相易,然至相契。”
23、[横絶]héng jué
1.横越;横度。 2.超绝,超出。
24、[絶倒]jué dǎo
1.佩服之极。 2.谓折服。 3.大笑不能自持。 4.因昏厥而仆倒。 5.古代杂技名。详细解释。 6.佩服之极。唐 戎昱《听杜山人弹胡笳》诗:“杜陵 先生证此道,沉 家 祝 家皆絶倒。”《西湖佳话·葛岭仙迹》:“满座宾客见之,无不絶倒,遂传播其仙家幻术之妙。” 7.谓折服。杨朔《我的改造》:“我能听懂工人的每一句话,我为他们的富有形象色彩的语言所绝倒。” 8.大笑不能自持。宋 苏轼《游博罗香积寺》诗:“诗成捧腹便絶倒,书生説食真膏肓。”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狐谐》:“﹝狐﹞曰:‘龙王下詔求直諫,鳖也得言,龟也得言。’四座无不絶倒。”邹韬奋《萍踪忆语》三四:“胡默 更非常健谈,而且诙谐百出,令人绝倒。” 9.因昏厥而仆倒。《北史·崔瞻传》:“行过 彭城,读道旁碑文未毕而絶倒……此碑乃 瞻 父守 徐州 时所立,故哀感焉。”《旧唐书·哥舒翰传》:“﹝ 哥舒翰 ﹞至 土门 军,入浴室,遘风疾,絶倒良久乃苏。”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僧闻语而便絶倒,良久始苏。”鲁迅《三闲集·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来函谨悉,甚至於吓得絶倒矣。” 10.古代杂技名。《列子·说符》“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晋 张湛 注:“如今之絶倒投狭者。”《南齐书·乐志》:“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絶倒、五案等伎。”
25、[恸絶]tòng jué
因悲哀过度而昏厥。
26、[休絶]xiū jué
摆脱,割断。
27、[絶迹]jué jì
1.亦作"絶迹"。亦作"絶迹"。 2.不见踪迹。 3.无人迹处。 4.形迹与外界隔绝。 5.指卓越的功业事迹。更多解释见“絶迹”。。。亦作“绝跡”。亦作“绝蹟”。 6.不见踪迹。《庄子·人间世》:“絶迹易,无行地难。”郭象 注:“不行则易,欲行而不践地,不可能也。”《南史·梁吴平侯景传》:“州内清静,抄盗絶迹。”明 王鏊《震泽长语·仙释》:“君有画鹤之诬,隐壁仙逝,则君之墨本絶跡矣。”郭沫若《沸羹集·答<国际文学>编者》:“大抵在初期,诗歌是最流行的,独幕剧次之,小说则几乎绝迹。” 7.无人迹处。汉 王充《论衡·道虚》:“况 卢敖 一人之身,独行絶迹之地,空造幽冥之语乎。” 8.形迹与外界隔绝。《后汉书·杜根传》:“周旋民间,非絶跡之处,邂逅发露,祸及知亲,故不为也。”唐 王建《送人》诗:“与君俱絶蹟,两念无因由。”清 顾炎武《赠路舍人泽溥》诗:“絶跡远浮名,林皋託孤诣。” 9.指卓越的功业事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揆厥所元,终都攸卒,未有殊尤絶迹可考于今者也。”《晋书·刘颂传》:“树国全制,始成於今,超 秦、汉、魏氏 之局节,绍五帝 三代 之絶跡。”
28、[缺絶]quē jué
1.犹废缺。
29、[憿絶]jiǎo jué
疾速至极。
30、[絶远]jué yuǎn
1.极其辽远。 2.犹悬殊。详细解释。 3.极其辽远。《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所以不报恩不惧诛者,自知絶远,兵不至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汉武帝 时,通 博南山 道,渡 兰仓津,土地絶远,行者苦之。”明 唐顺之《永嘉袁君芳洲记》:“尝试观於草木之生,虽其奇花异卉,至不易生之物,或絶远生在海外,苟以人力移之,而树艺拥灌之如其法,则东西南北惟所徙焉。”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十一章:“贵州 去敌絶远,无施行军政之必要。” 4.犹悬殊。《汉书·晁错传》:“臣窃观皇太子材智高奇,驭射伎艺,过人絶远。”
31、[根絶]gēn jué
彻底绝迹。
32、[絶品]jué pǐn
犹极品。指物品之最高级者。《新唐书·薛稷传》:“稷 外祖 魏徵 家多藏 虞 褚 书,故鋭精临倣,结体遒丽,遂以书名天下。画又絶品。”宋 苏轼《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絶品,谷帘自古珍泉。”
33、[回絶]huí jué
答复对方,表示拒绝。
34、[絶壑]jué hè
1.深谷。词语出处深谷。唐 于邵《送家令祁丞序》:“非奇峯絶壑,则不能运其机;非缘情体物,则不能动其兴。”宋 苏舜钦《送李生》诗:“男儿生世间,有如絶壑松。”金 元好问《游黄华山》诗:“湍声汹汹转絶壑,雪气凛凛随阴风。”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忽巨石仄起如龟脊,左右絶壑万仞,从脊上跼步以行,行者皆股慄。”
35、[絶足]jué zú
1.喻指千里马。 2.指奔驰神速之足。 3.谓杜门不出。更多解释1.喻指千里马。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燕 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絶足也。”唐 杜甫《行次昭陵》诗:“风云随絶足,日月继高衢。”宋 黄庭坚《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诗:“盐车之下有絶足,败羣勿纵为民残。”2.指奔驰神速之足。宋 秦观《李泌论》:“鸟焚其巢,虽有劲翮,无所归;兽失其穴,虽有絶足,无所恃。”3.谓杜门不出。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 顾东江 ﹞以侍郎家居,絶足不与外事,闭门闲适,学为老圃。”
36、[絶产]jué chǎn
无子孙继承之财产。
37、[距絶]jù jué
拒绝。距,通"拒"。
38、[偏絶]piān jué
1.犹偏废。 2.趋于衰竭。
39、[絶密]jué mì
1.极端秘密。更多解释极端秘密。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八章:“它甚至已经到了绝密的程度,以至使得料事如神的 郭祥,工作深入的老模范,以及朝夕相处的 陈三 都摸不清底细。”如:绝密文件;绝密消息。
40、[萎絶]wěi jué
1.枯谢。 2.死亡;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