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
拼音:zāng
释义:1.赃物,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2.(Zāng)姓。
组词
赃款 赃物 销赃 追赃 分赃 栽赃 赃官 窝赃 入己赃 贪赃枉法 人赃俱获 坐地分赃 滥吏赃官 拿贼见赃 贪赃坏法 赃官污吏拼音
zāng笔顺
丨 𠃍 丿 丶 丶 一 丿 一 丨 一左窄右宽。“月”窄长,端正,横画均匀。“庄”上横稍短,撇画舒展,横画均匀,竖画正直。
同音字
拼音为zāng的字 拼音为zang的字基础解释
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 追~。 退~。详细解释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赃物) 同本义
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列子·天瑞》
又如:赃仗(赃证);赃派(栽赃诬陷);栽赃(坐赃。把赃物或违禁物暗放在别人处,诬告他犯法);窝赃;追赃;分赃;退赃;销赃;赃品(赃物);赃银(赃款)
贪污;行贿
纳贿曰赃。——《广韵》
南阳太守 韩昭坐赃,下狱死。——《后汉书·质帝纪》
所在虏掠,赃各千万计,并斩之。——《魏书·世祖纪》
又如:赃秽(贪赃纳贿);赃罪(贪污受贿罪);赃贿(贪赃纳贿)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赃-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贓
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赃 zāng
① 名通过不下当的途径获得的财物。《列子·天瑞》:“以~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② 名贪污受贿的行为。《三国志·吴书·潘濬传》:“时沙羡~秽不脩,濬按杀之。”今有成语“贪赃枉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āng
1、[赃款]zāng kuǎn
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钱:追回~。
2、[追赃]zhuī zāng
追缴赃款、赃物。
3、[赃物]zāng wù
因犯罪而取得的财物。包括犯罪分子通过贪污、盗窃、诈骗等手段所获得的财物,国家工作人员所得的贿赂,以及将赃物变卖所得的赃款等。
4、[销赃]xiāo zāng
1.销售赃物:参与盗窃~活动。 2.销毁赃物:~灭迹。
5、[退赃]tuì zāng
退出赃款或赃物。
6、[分赃]fēn zāng
1.分取赃款赃物:坐地~。 2.比喻分取不正当的权利或利益。
7、[栽赃]zāi zāng
把赃物或违禁物品暗放在别人处,诬告他犯法:~陷害。
8、[赃证]zāng zhèng
作为证据的赃物。
9、[贼赃]zéi zāng
盗贼偷到或抢到的财物:搜出~。
10、[赃官]zāng guān
贪污、受贿的官吏。
11、[窝赃]wō zāng
指明知是犯罪分子的赃款、赃物而藏匿、转移,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刑事追究的犯罪行为。
12、[赃害]zāng hài
栽赃陷害。
13、[赃汚]zāng wū
1.亦作“赃污”。亦作“贜汚”。亦作“贜污”。贪赃纳贿。 2.诬陷,诬蔑。
14、[犯赃]fàn zāng
犹贪赃。
15、[赃状]zāng zhuàng
贪污盗窃等的罪状。汉 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君因》:“就 恂 素为官速谤,当便入传,引见詰问,纠其赃状,以时列闻。”《北史·元澄传》:“往年在州,於大市鞭杀五人,及检赃状,全无寸尺。”《太平广记》卷三六五引 唐 薛用弱《集异记·宫山僧》:“赃状无据,法吏终无以成其狱也。”
16、[吞赃]tūn zāng
犹贪赃。
17、[赃吏]zāng lì
贪官。
18、[评赃]píng zāng
谓评议赃物的价值。《唐律·杂律·市司评物价不平》:“其为罪人评赃不实,致罪有出入者,以出入人罪论。”
19、[赃盗]zāng dào
1.亦作“賍盗”。偷盗。 2.指偷盗的人。
20、[赃婢]zāng bì
古代随犯罪主人的财产一同没入官府的奴婢。
21、[赃墨]zāng mò
贪污纳贿。宋 洪适《乾道二年殿试策题》:“赃墨之刑,非不严而未能使人皆君子之行;钱穀之问,非不勤而未能使国有积年之储。”
22、[赃负]zāng fù
谓有贪污受贿行为。
23、[赃贪]zāng tān
犹言贪污受贿。
24、[赃贿]zāng huì
1.贪赃纳贿。 2.赃物。
25、[诈赃]zhà zāng
讹诈贪赃。
26、[赃埋]zāng mái
犹诬陷。
27、[赃仗]zāng zhàng
亦作“贜仗”。亦作“賍仗”。罪证,犯罪的证据。
28、[赃赇]zāng qiú
贪污纳贿。清 龚自珍《同年冯文江将南归鸳鸯湖索诗赠行》:“宦海浩浩君身抽,魂安梦稳非赃賕。”
29、[宿赃]sù zāng
指先前的贪污行为。
30、[认赃]rèn zāng
承认偷来或骗来的赃物。
31、[赃私]zāng sī
贪污营私。
32、[赃品]zāng pǐn
亦作“贜品”。即赃物。
33、[寄赃]jì zāng
谓窝藏赃物。
34、[失赃]shī zāng
被偷走的财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这东西有九分九是 继之 的失赃了。”
35、[赃银]zāng yín
亦作“贜银”。犹赃款。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银两。《禅真逸史》第四回:“﹝ 韩回春 道﹞:‘县主听人情,将小弟三拷六问,定要招成二百两赃银。’”《清会典事例·刑部五九·刑律贼盗》:“儻保题后,别有田产钱财人口发觉者,尽行入官,将承追出结官革职,所欠赃银米穀,著落追赔。”川剧《芙奴传》第六场:“将我父囚禁监又把家抄,追赃银逼 芙奴 倚门卖俏。”
36、[平赃]píng zāng
评定赃物的价值。
37、[赃利]zāng lì
指用作贿赂的货物。
38、[坐赃]zuò zāng
1.栽赃。 2.犯贪污罪。
39、[赃估]zāng gū
赃物的价值。
40、[余赃]yú zāng
盗诈财物者之外应治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