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éi

释义:1.偷窃的人;盗匪。2.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3.邪的,不正派的。4.狡猾。5.〈书〉伤害。6.〈方〉很;非常。

组词

贼寇 贼人 贼心 贼子 贼赃 贼眼 盗贼 飞贼 惯贼 贼溜溜 贼娃子 枪乌贼 木贼草 大眼贼 贼古子 贼喊捉贼 贼眉鼠眼 贼去关门 贼头贼脑 贼走关门 擒贼擒王 认贼作父 捉贼捉赃 贼心不死

拼音

zéi

笔顺

𠃍 丿 丿 丿
整体安排紧凑。“贝”框形端正,撇画居框的正中。“戎”横画稍短,斜钩斜弯自然,撇画偏上。

同音字

拼音为zéi的字 拼音为zei的字

基础解释

1.偷东西的人。 2.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工~。卖国~。 3.邪的;不正派的:~心。~眉鼠眼。~头~脑。 4.狡猾:老鼠真~。 5.伤害:戕~。 6.很;非常(多用于令人不满意的或不正常的情况):~冷。~亮。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本义:残害;伤害)

  2. 同本义

    贼,败也。——《说文》

    害良为贼。——《荀子·修身》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诗·大雅·抑》

    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庄子·秋水》

    毁则为贼。——《左传·文公十八年》。杜预注:“毁则,坏法也。”

    下广汉廷尉狱,又坐贼杀不辜。——《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又如:贼毫(书法的败笔。指笔锋之劣);贼伦(毁弃伦常,败坏道德);贼仁(毁弃仁爱);贼蚀(受到的歪曲损害);贼义(毁弃道义);贼害(残害、伤害);贼蠹(危害);贼殃(祸害)

  3. 特指杀害

    贼民之主,不忠。——《左传·宣公二年》

    宣公骤谏, 公患之,使鉏贼之。

    杀人不忌为贼。——《左传·昭公十四年》

    刑杀不正谓之贼。——《烈女传·辩通》

    又如:贼斗(残杀格斗);贼残(残害);贼场(讨贼的战场);贼杀(杀害);贼性(残杀之性);贼刑(刑杀);贼诛(杀害)

〈名〉

  1. 先秦两汉时期,贼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

    商君, 秦之贼。 秦强而贼入 魏,弗归,不可。——《史记·商君列传》

    讨贼复兴之效。——诸葛亮《出师表》

    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几落贼手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贼中险易远近。——《资治通鉴·唐纪》

    西后及贼臣忌益甚。(贼臣,指当时反对变法维新的顽固派。)——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卖国贼;工贼;贼子(反叛,叛乱或叛逆的人);贼臣(叛逆不忠的臣子);贼官(为敌方效力的伪官)

  2. 刺客,杀人的人

    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史记·留侯世家》

    燕王昏乱,其太子 丹乃阴令 荆轲为贼。——《史记·秦始皇本纪》

  3. 偷窃或抢劫的人(先秦两汉用“盗”,多指偷窃者,很少指抢劫者;用贼,多指抢劫财物者,后来才指偷窃者)

    使长安丞 龚奢叩堂户晓贼。——《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大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方苞《狱中杂记》

    贼能且众。——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一贼提刀。

    贼应声落马。

    令贼知也。

    又如:盗贼(强盗和小偷);窃贼(小偷儿);贼不空手(比喻势在必得);贼属(贼寇的家眷亲属)

  4. 骂人的字眼

    老贼欲废汉自立。——《资治通鉴》

    与老贼势不两立。

    贼臣忌益甚。——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此乃荣贼。

  5. 祸害

    淫侈之欲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贾谊《论积贮疏》

  6. 敌人;仇敌

    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敌人的气焰正嚣张。氛,气,气焰。方,副词。炽,火旺盛。)——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形〉

  1. 邪恶,不正派

    寒暑不和,贼气相奸。——《史记·龟策列传》

    又如:贼贱(卑贱;下贱);贼尘(有害的灰尘。喻欺君罔上者);贼忒忒(形容眼神不正派);贼智(鬼点子,狡猾办法);老鼠真贼

  2. 残暴;狠毒

    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汲黯列传》

    [郭解]少时阴贼。——《史记·游侠列传》

    又如:贼深(心肠残酷,用法深刻);贼暴(残虐;暴虐);贼悍(残暴凶悍)

〈副〉

  1. 〈方〉∶很;非常 。多用于令人不满的或不正常的情况。

    如:贼冷;贼亮(光亮之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贼-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贼-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贼 zéi
① 动伤害。《论语·先进》:“~夫人之子。” ② 动杀害。《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钥麑~之。” ③ 名刺客。《史记·秦始皇本纪》:“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 ④ 名祸患。《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紧长,是天下之大~也。” ⑤ 名强盗。《童区寄传》:“~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⑥ 名违法乱纪、犯上作乱的人。《赤壁之战》:“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也。” ⑦ 名偷东西的人。《狱中杂记》:“又可怪者,大盗积~,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⑧ 形凶残。《书博鸡者事》:“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戾之士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éi

1、[窃贼]qiè zéi

小偷儿。

2、[盗贼]dào zéi

强盗和小偷(总称)。

3、[做贼心虚]zuò zéi xīn xū

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惶恐不安。

4、[贼眉鼠眼]zéi méi shǔ yǎn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5、[奸贼]jiān zéi

奸险的人:卖国~。

6、[贼赃]zéi zāng

盗贼偷到或抢到的财物:搜出~。

7、[乌贼]wū zéi

软体动物,身体椭圆形而扁平,苍白色,有浓淡不均的黑斑,头部有一对大眼,口的四周有十只腕足,腕足内侧有吸盘,体内有囊状物能分泌黑色液体,遇到危险时放出,以掩护自己逃跑。俗称墨鱼或墨斗鱼。也作乌鲗。

8、[海贼]hǎi zéi

出没于海洋上或沿海地带的盗贼。《后汉书·法雄传》:“永初 三年,海贼 张伯路 等三千餘人,冠赤幘,服絳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郡。”《元史·世祖纪七》:“海贼 贺文达 率众来归 文虎。”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四》:“裴伦 名 乔治戈登,系出 司堪第那比亚 海贼 蒲隆 族。”

9、[贼风]zéi fēng

指从檐下或门窗缝隙中钻进的风。

10、[擒贼]qín zéi

捉拿偷东西的人。

11、[贼心]zéi xīn

做坏事的念头;邪心:~不死。

12、[贼人]zéi rén

1.偷东西的人。 2.干坏事的人。

13、[山贼]shān zéi

据山立寨或出没于山林的盗贼。

14、[贼船]zéi chuán

比喻罪恶团伙,陷入这种团伙叫上贼船。

15、[狗贼]gǒu zéi

那些猪狗不如的人,做人很虚伪,很败坏。

16、[蟊贼]máo zéi

指危害人民和国家的人。

17、[毛贼]máo zéi

词语解释毛贼ㄇㄠˊ ㄗㄟˊ小贼、小盗。西游记.第十四回:「有几个毛贼翦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

18、[马贼]mǎ zéi

旧时称成群骑马抢劫的盗匪。

19、[逆贼]nì zéi

叛贼。

20、[贼王]zéi wáng

1.《宋书·始安王休仁传》:“休仁及太宗、山阳王休祐,形体并肥壮,帝(前废帝)乃以竹笼盛而称之,以太宗尤肥.号为‘猪王’.号休仁为‘杀王’,休祐为‘贼王’。”后因以“贼王”贬称昏庸、可恶的侯王。 2.贼人的头领。

21、[贼亮]zéi liàng

光亮之极。

22、[飞贼]fēi zéi

1.指手脚灵便能很快地登墙上房的贼。 2.指由空中进犯的敌人。

23、[反贼]fǎn zéi

造反的人。

24、[贼寇]zéi kòu

强盗。也指入侵的敌人。

25、[淫贼]yín zéi

淫荡下贱;淫荡下流。

26、[流贼]liú zéi

流窜的强盗。

27、[贼眼]zéi yǎn

神情鬼祟、不正派的眼睛。

28、[贼窝]zéi wō

被认为是坏人或有敌意的人聚集的地方。也说贼窝子。

29、[贼巢]zéi cháo

贼窝;贼人的老巢。

30、[工贼]gōng zéi

混入工人阶级队伍中的资产阶级代理人或被资产阶级所收买,出卖工人阶级利益,破坏工人运动的分子。

31、[天贼]tiān zéi

1.指违逆天意民心的坏人;巨贼。 2.星相术士所谓盗神。

32、[戕贼]qiāng zéi

伤害;损害:~骨肉。~身体。

33、[贼死]zéi sǐ

用作补语,表示程度极深,使人难于忍受:累得~。气了个~。

34、[贼徒]zéi tú

詈词。匪徒。蔑称敌军或叛军。

35、[贼犯]zéi fàn

盗窃犯。

36、[篡贼]cuàn zéi

谓篡逆之人。

37、[贼贱]zéi jiàn

1.卑贱;下贱。《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便駡道:‘你这贼贱妖精,连累得我好苦,喫了两场官司!’” 2.指操贱业的人。明 皇甫录《皇明纪略》:“正德 己卯,逆 濠 传檄,有颠覆典型,坏乱纪纲……至於市井屠贩,下流贼贱,靡不乐为。”

38、[贼率]zéi lǜ

贼首。

39、[酒贼]jiǔ zéi

《晋书·毕卓传》:“ 太兴 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 卓 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 毕吏部 也,遽释其缚。”后遂用以为嗜酒之典。 周斌 《和剑华醉歌行》:“又不见鼾眠炉侧 毕吏部 ,酒贼之名亦千古。”

40、[谗贼]chán zéi

1.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贼的反义词 贼的近义词 贼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贼能组什么词
  • 贼能组什么词语
  • 贼可以组什么词
  • 贼可以组什么词语
  • 贼字可以组什么词
  • 贼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贼字能组什么词
  • 贼字能组什么词语
  • 贼字开头的成语
  • 贼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