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é

释义:1.责任,分内应做的事。2.要求做成某件事或行事达到一定标准。3.诘问;质问。4.指摘过失,责备。5.古同“债”(zhài)。6.(Zé)姓。

组词

责任 责骂 责令 责怪 责罚 责打 责备 责成 负责人 责任心 责任感 责任制 责任编辑 尽职尽责 民事责任 求全责备 敷衍塞责 责有攸归 责无旁贷

拼音

笔顺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é的字 拼音为ze的字

基础解释

1.责任,分内应做的事。2.要求。3.指摘过失。4.质问,诘问。5.旧指为了惩罚而打。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 cì)声。( zhài)本义:债款,债务)

  2. 索取(财物)

    责,求也。——《说文》

    往责于东邑。——《吕氏春秋·慎行论》

    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

    责一头。

    以塞官责。

    又如:责偿(索取赔偿);责货(索贿);责诺(求取他人的许诺);责义(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责债(索债);责赂(索求财物)

  3. 责备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书·泰誓》

    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

    无责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叱责(大声呵叱责备);呵责(呵斥);苛责(过严地责备);责嚷(责备;训斥);责劝(责备并规劝);责黜(责备和贬黜);谴责(严加申斥);责让(责备、谴责);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

  4. 惩罚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崇患太祖慵惰不作业,数加笞责。——《新五代史·梁家人传》

    又如:笞责;责惩(责罚惩处);责知(责罚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责杖(以杖刑责罚)

  5. 诘问

    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汉书·赵严韩张两王传》

    又如:责诘(责问);责究(责问追究)

  6. 责令;要求

    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盐铁论·本议》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赦罪责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

    责成人之道。——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责报(让人报答;图报);责办(责成办理);责买(责成购买)

〈名〉

  1. 责任,差使

    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史记·项羽本纪》

    主道者,使人臣有必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韩非子》

    救护之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专责(专门担负的某项责任);权责(权力和责任);负责(担负责任);卸责(推卸责任);职责(职务和责任);罪责(罪行的责任)

  2. 另见 zhài

〈名〉

  1. 欠别人的财物。后作“债”

    听称责以傅别。——《周礼·小宰》。司农注:“称责,谓贷子。”

    薄敛已责。——《左传·昭公二十年》

    使无券契之责。——《管子·轻重乙》

    博言负责数百万。——《汉书·淮阳宪王钦传》。注:“假贷人财物未偿者。”

    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书·金滕》

    宋多责赂于 郑。——《左传·桓公十三年》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汉书·高帝纪上》

  2. 另见 zé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责责-汉语大词典

责责急劲貌。
●《素问·玉机真藏论》:“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肝绝之脉,循刃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责-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责怪]zé guài

责备;埋怨:是我没说清楚,不能~他。

2、[求全责备]qiú quán zé bèi

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责备:要求完备。

3、[负责]fù zé

1.担负责任:~后勤工作。这里的事由你~。 2.(工作)尽到应尽的责任;认真踏实:他对工作很~。

4、[责任]zé rèn

1.分内应做的事:尽~。 2.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追究~。

5、[责问]zé wèn

用责备的口气问:厉声~。

6、[责备]zé bèi

原意是要求人尽善尽美,后指批评、指责过失。

7、[责令]zé lìng

命令(某人或某机构)负责做成某事:~有关部门查清案情。

8、[斥责]chì zé

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受到~。~这种不讲公德的行为。

9、[职责]zhí zé

职务和责任:应尽的~。保卫祖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

10、[指责]zhǐ zé

指摘;责备:大家~他不爱护公物。

11、[问责]wèn zé

追究责任:~制。官员隐瞒安全事故将被~。

12、[免责]miǎn zé

不受责备。

13、[谴责]qiǎn zé

责备;严正申斥:世界进步舆论都~这一侵略行径。

14、[尽责]jìn zé

尽力负起责任:尽职~。

15、[自责]zì zé

自己责备自己:为了这件事他~不已。

16、[权责]quán zé

权力和责任。

17、[责骂]zé mà

用严厉的话责备:父亲~了他一顿。

18、[责成]zé chéng

指定(专人或机构)负责办好某件事:~公安部门迅速破案。

19、[苛责]kē zé

过严地责备。

20、[责难]zé nàn

指摘非难:备受~。

21、[责罚]zé fá

处罚。

22、[罪责]zuì zé

1.对罪行所负的责任:~难逃。 2.责罚:免于~。

23、[重责]zhòng zé

1.重大的责任:身负~。 2.严厉斥责或责罚:因工作失职,受到~。

24、[专责]zhuān zé

专门担负的某项责任:分工明确,各有~。

25、[文责]wén zé

作者对文章内容的正确性以及在读者中发生的作用所应负的责任:~自负。

26、[责打]zé dǎ

旧时以鞭抽板打等惩处责罚犯过失的子女或臣民。

27、[卸责]xiè zé

推卸责任:推诿~。

28、[叱责]chì zé

大声地斥责:他从不当着客人的面~孩子。

29、[呵责]hē zé

呵斥。

30、[诘责]jié zé

责问。

31、[痛责]tòng zé

严厉责骂或责罚。

32、[责怨]zé yuàn

责怪怨恨。

33、[言责]yán zé

1.旧指对自己发表的言论的责任:~自负。 2.旧指臣下对君主进谏的责任。

34、[詈责]lì zé

责骂。

35、[训责]xùn zé

训诫和斥责。

36、[悬责]xuán zé

拖欠的租税。责,“债”的本字。

37、[簿责]bù zé

依据文书所列罪状逐一责问。《汉书·张汤传》:“上以 汤 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 汤。”颜师古 注:“以文簿次第一一责之。”《隋书·元孝矩传》:“使者簿责 褒 曰:‘何故利金而捨盗也?’”《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元年》:“尚书簿责 由 擅去状,由 恐,因诬言 中山太后 祝诅上及 傅太后。”王闿运《黄淳熙传》:“淳熙 既屡以伉直见疾,因此发愤称疾不出,藩司遂簿责稽考。”

38、[责报]zé bào

求取报答。

39、[责息]zé xī

求取利息。《晋书·五行志中》:“声之所往,随其所向,远者所过十数里。其邻人有责息於外,歷年不还,乃假之使为责让,惧以祸福。负物者以为鬼神,即傎倒畀之。”王闿运《黄淳熙传》:“土豪吏胥,则代贫民输租,其取偿责息,至数十百倍,良懦往往破产。”

40、[责笃]zé dǔ

犹责督。篤,通“督”。

zhài

1、[收责]shōu zhài

讨回欠债。《战国策·齐策四》:“谁习计会,能为 文 收责於 薛 乎?”《汉书·昭帝纪》:“今年蚕麦伤,所振贷种、食勿收责。”《后汉书·桓帝纪》:“比岁不登,民多饥穷……其令大司农絶今岁调度徵求,及前年所调未毕者,勿復收责。”

2、[称责]chēng zhài

1.举债。责,通“债”。 2.尽责;称职。

3、[弃责]qì zhài

免除旧债。责,通“债”。《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歛,施舍分寡。”韦昭 注:“弃责,除宿责也。”《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颜师古 注:“以简牘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毁之,弃其所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所灌县郡,蠲赋弃责,流民所过,毋得征算。”

4、[责赂]zhài lù

索求财物。《左传·桓公十三年》:“宋 多责赂於 郑,郑 不堪命。”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至季年之 魏藻德,释褐四年,即擢登政府。卒之稽首贼营,拷掠责赂,以至灼肉折脛,身死名丧,又不足称矣!”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责的反义词 责的近义词 责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责能组什么词
  • 责能组什么词语
  • 责可以组什么词
  • 责可以组什么词语
  • 责字可以组什么词
  • 责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责字能组什么词
  • 责字能组什么词语
  • 责字开头的成语
  • 责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