馁
拼音:něi
释义:1.〈书〉饥饿。2.〈书〉古称鱼腐烂为馁。3.比喻没有或失去勇气。
组词
气馁 自馁 馁败 冻馁 饥馁 馁堕 馁腹 馁饥 败不馁 不虞冻馁 毫不气馁 鱼馁肉败 鼓馁旗靡 冻馁之虞 冻馁之患 沮丧气馁拼音
něi笔顺
丿 ㇇ 𠄌 丿 丶 丶 丿 𡿨 丿 一同音字
拼音为něi的字 拼音为nei的字基础解释
1.饥饿:冻~。 2.鱼肉腐烂:鱼~肉败。 3.丧失勇气:胜不骄,败不~。详细解释
指鱼腐烂变质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泛指食物腐烂变质
食物馁败,生虫,欣然食之。——黄叔璥《台海使槎录》
又如:馁败(腐烂变质)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馁-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餒
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馁 něi
① 动饥饿。《中山狼传》:“我~甚,~不得贪,亦终必亡。” ② 形空虚;失去勇气。《孟子·公孙丑》:“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也。” 引 :缺乏信心或勇气不足。成语有“胜不骄,败不~。” ③ 动 鱼肉腐烂、不新鲜。《论语·乡党》:“鱼~而肉败。”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ěi
1、[气馁]qì něi
失掉勇气:胜利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
2、[自馁]zì něi
失去自信而畏缩、泄气。馁(něi)。
3、[饥馁]jī něi
1.飢饿。《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轻忍飢馁之患,而必全壶餐,是将不以 原 叛。”唐 韩愈 孟郊《斗鸡联句》:“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飢馁。”元 本 高明《琵琶记·五娘吃糠》:“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飢馁?” 2.指飢饿的人。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水旱不调,年穀不登,人民飢乏,道荐飢馁。” 3.飢饿。饥,通“飢”。《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文武饥馁。”谢树琼《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4、[馁毙]něi bì
饿死。
5、[馁稿]něi gǎo
犹饿死。
6、[馁饥]něi jī
飢饿。亦指飢饿之人。
7、[怯馁]qiè něi
胆小气馁。
8、[困馁]kùn něi
困乏饥饿。
9、[中馁]zhōng něi
内心缺乏勇气。
10、[馁败]něi bài
1.腐烂变质。 2.气馁心灰。
11、[充馁]chōng něi
犹充饥。
12、[馁堕]něi duò
空虚,落下。指怒气已消失。
13、[馁怯]něi qiè
在困难或挫折面前失去信心,退缩不前。
14、[偷馁]tōu něi
怯懦。
15、[惶馁]huáng něi
惶恐,气馁。
16、[馁却]něi què
因气馁而后退。
17、[馁殍]něi piǎo
饿殍。
18、[馁弃]něi qì
指饿死而委弃之。
19、[瘠馁]jí něi
贫困饥饿。
20、[馁弱]něi ruò
气馁怯弱。
21、[馁虎]něi hǔ
饿虎。
22、[馁疾]něi jí
飢饿病困。
23、[饱馁]bǎo něi
1.谓饥饱不时。宋 陈造《惟安堂赋》:“偕子耕而妻耨,寧燠寒而饱馁。” 2.使饿者饱食。明 徐渭《祠祀论》:“夫殤,伤也,厉,沴也,矧饱馁於幽,泽枯之义也,岂直年焉已哉?”
24、[馁才]něi cái
才学贫乏。亦指才学贫乏的人。
25、[馁魄]něi pò
无从享受祭祀的鬼。
26、[馁鬼]něi guǐ
语出《左传·宣公四年》:“鬼犹求食,若敖氏 之鬼不其馁而!”后因以“馁鬼”指不能享受祭祀之鬼。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虚忝 甘泉 之从臣,终作 莫敖 之馁鬼。”参见“馁而”。
27、[涷馁]dōng něi
饥寒交迫。涷,通“冻”。
28、[羸馁]léi něi
瘦弱饥饿。
29、[寒馁]hán něi
犹饥寒。
30、[馁魂]něi hún
无从享受祭祀的鬼。
31、[馁士]něi shì
飢饿之士。唐 孟郊《隐士》诗:“山野多馁士,市井无飢人。”
32、[馁病]něi bìng
飢饿困顿。
33、[馁荏]něi rěn
气势柔弱,不强硬。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海(海瑞)之再出也,年力已惫,渐不及抚南畿时,诸辨疏亦稍馁荏。”
34、[馁匮]něi kuì
谓粮食、物资等匮乏。
35、[穷馁]qióng něi
贫困饥饿。
36、[馁馑]něi jǐn
饿死。饉,通“殣”。
37、[馁而]něi ér
飢饿。《左传·宣公四年》:“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 之鬼不其馁而!’”杨伯峻 注:“馁,饿也。不其馁而,犹言不将饥饿乎,意谓子孙灭絶,无人祭祀之。”宋 王禹偁《拟长孙无忌让代袭刺史表》:“上则玷陛下非则哲之明,下则陷臣等为馁而之鬼。”
38、[馁腹]něi fù
饿着肚子。
39、[腹馁]fù něi
腹中饥饿。
40、[贫馁]pín něi
1.贫穷饥馁。 2.指贫穷饥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