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拼音:dú
释义:1.依照文字念。2.阅读;看(文章)。3.攻读;求学。4.(字的)念法;读音。
组词
读书 拜读 读音 陪读 走读 阅读 默读 朗读 读书人 读后感 可读性 读死书 吏读式 熟读深思 有声读物 百读不厌 读书百遍 耕读传家 不忍卒读 十年读书 悔读南华 半工半读拼音
dú笔顺
丶 ㇊ 一 丨 ㇇ 丶 丶 一 丿 丶左窄右宽。“讠”点与横折提距离适中,竖段端正,对上点。“卖”,上横短,竖居中,横钩不宜太长;撇正对上竖起笔,点画位置恰当。
同音字
拼音为dú的字 拼音为du的字基础解释
字的念法;读音。“长”字有两~。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
读,诵书也。——《说文》
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
读其书。——《孟子》
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
阅读
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
说
读,说也。——《广雅·释诂二》
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
上学 。
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
〈名〉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
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
姓
另见 dòu
〈名〉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
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
另见 d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读-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讀
读-漢語大字典读
读“讀”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ú
1、[朗读]lǎng dú
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课文。
2、[读书]dú shū
1.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声。~笔记。读了一遍书。 2.指学习功课:他~很用功。 3.指上学:妈妈去世那年,我还在~。他在那个中学读过一年书。
3、[阅读]yuè dú
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报刊。~文件。
4、[默读]mò dú
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课文。
5、[读者]dú zhě
阅读书刊文章的人。
6、[导读]dǎo dú
对读书给予引导;指导阅读(多用于书名):世界名著~。
7、[读物]dú wù
供阅读的东西,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等:儿童~。通俗~。农村~。
8、[攻读]gōng dú
努力读书或钻研某一门学问:~博士学位。~中医经典。
9、[诵读]sòng dú
念(诗文):高声~。
10、[宣读]xuān dú
在集会上向群众朗读(布告、文件等):~嘉奖令。
11、[读本]dú běn
课本(多指语文或文学课本)。
12、[读音]dú yīn
(字的)念法:这个字是多音字,有两个~。
13、[研读]yán dú
钻研阅读:~史书。
14、[读心]dú xīn
览读之心境。《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联稿·溪山第一图书馆》:“山色攒文气;湖光澄读心。”
15、[读经]dú jīng
讽诵、阅读儒家经典《五经》或《十三经》。
16、[复读]fù dú
中小学毕业生因未能考取高一级的学校而在原一级学校重新学习,以待来年再考:~生。高考~班。
17、[精读]jīng dú
反复仔细地阅读:有些重要文章需要~。
18、[陪读]péi dú
陪伴他人读书,特指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其配偶前往陪伴。
19、[品读]pǐn dú
仔细阅读、品味:有些老书多年后再来~,仍能读出新意。
20、[走读]zǒu dú
(学生)只在学校上课,不在学校住宿,叫走读(区别于“寄宿”):~生。~大学。
21、[读数]dú shù
仪表、机器上由指 针或水银柱等指示的刻度的数字。
22、[通读]tōng dú
1.从头到尾阅读全书或全文:~课文。书稿已~一遍。 2.读懂;读通:他学过几年英语,浅显的英文原著已能~。
23、[拼读]pīn dú
通过拼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读出音节。
24、[重读]chóng dú
1.是指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的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
25、[细读]xì dú
仔细地读。
26、[借读]jiè dú
没有本地区正式户口的中、小学生在本地区中、小学就读,叫做借读。没有某校学籍的学生,因故在某校就读,也叫借读。
27、[读秒]dú miǎo
1.围棋比赛中,对 局者自由支配的时限将用完时的时间限制措施。要求每一步在规定时间内走出(一般不超过60秒,快棋多 为30秒),超时判负。因这时裁判员随时报出所用秒数,故名。 2.指倒计时在最后时刻读出所剩的秒数。
28、[选读]xuǎn dú
1.选择阅读:这篇文章比较长,大家可以~其中的一部分。 2.从一个人或若干人的著作中选出一部分编成的供阅读的书(多用于书名):《古代诗歌~》。
29、[读法]dú fǎ
1.亦作“读灋”。宣读法令。《周礼·地官·州长》:“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灋,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贾公彦 疏:“而读法者,谓对众读一年政令及十二教之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宋 欧阳修《南省试进士策问》之二:“又有州党族官岁时月朔春秋酺禜询事读法,一岁之间又有几?”清 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故古者饮射读法,在今日则守令之职。” 2.指字应作何音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当下我説这‘汉’字还有一个读法。” 3.读解文字的方法;诵读文章的方法。鲁迅《花边文学·点句的难》:“譬如《孟子》里有一段,我们大概是这样读法的。”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十四:“我近来留心听名伶唱片的对白与茶馆里说书先生的说书,他们常会给我读法研究上很好的帮助。”
30、[耕读]gēng dú
指既从事农业劳动又读书或教学:~小学。~教师。
31、[试读]shì dú
尝试性地阅读。
32、[伴读]bàn dú
陪读。
33、[拜读]bài dú
敬辞,阅读:~大作,获益不浅。
34、[判读]pàn dú
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卫星照片~。通过图像分析,把断层的活动性质~出来。
35、[泛读]fàn dú
指一般性阅读。
36、[工读]gōng dú
1.用本人劳动的收入来供自己读书:~生。 2.指工读教育。
37、[审读]shěn dú
审阅:~书稿。
38、[领读]lǐng dú
集体朗读时,由一个人带头朗读。
39、[释读]shì dú
谓考证并解释古代语言文字。
40、[捧读]pěng dú
敬辞,读(别人的文章等)
dòu
1、[句读]jù dòu
也作句逗。旧称文章中语意已尽的地方为“句”,语意未尽须停顿的地方为“读”(dòu)。书面语上用圈(句)和点(读)来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