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拼音:qǐng
释义:1.请求。请人做某事;。2.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3.邀请。4.敬辞。表谦逊,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5.拜见。6.旧时指买佛像、佛龛等。
组词
请问 请客 申请 负荆请罪 邀请 请教 聘请 请帖 恭请 请君入瓮拼音
qǐng笔顺
丶 ㇊ 一 一 丨 一 丨 𠃌 一 一左窄右宽,左短右长。“讠”横折提的竖段对上点,直而正。“青”横画均匀、平行,竖画正直;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qǐng的字 拼音为qing的字基础解释
1.请求:~教。~假。~人帮忙。你可以~老师给你开个书目。 2.邀请;聘请:催~。~客。~医生。~人作报告。 3.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您~坐。~准时出席。 4.旧时指买香烛、纸马、佛龛等。 5.姓。详细解释
通“情”。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又如:请谒(拜见)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宴请 。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问候 。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愿意 。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请-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請
请-辞源3同: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ǐng
1、[请问]qǐng wèn
敬辞,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这个字怎么读?
2、[请求]qǐng qiú
1.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援助。他~上级给他最艰巨的任务。 2.所提出的要求:领导上接受了他的~。
3、[请安]qǐng ān
1.问安。 2.打千儿。
4、[申请]shēn qǐng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说明理由,提出请求:~书。~助学贷款。
5、[不请自来]bù qǐng zì lái
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
6、[请客]qǐng kè
请人吃饭、看戏等。
7、[邀请]yāo qǐng
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
8、[敬请]jìng qǐng
自己对别人说的词,与请一词差别不大,表示对对方的恭敬。恭敬地希望。
9、[聘请]pìn qǐng
请人承担工作或担任职务:~教师。~专家指导。
10、[请来]qǐng lái
1.用信、电报等或派专人邀请某人来,召唤。 2.派人去叫。
11、[请勿]qǐng wù
请求不要。
12、[请教]qǐng jiào
请求指教:虚心向别人~。我想~您一件事。
13、[提请]tí qǐng
提出并请求:~上级批准。~大会讨论通过。
14、[请假]qǐng jià
因病或因事请求准许在一定时期内不做工作或不学习:因病~一天。他请了十天假回家探亲。
15、[宴请]yàn qǐng
设宴招待:~外宾。
16、[请示]qǐng shì
(向上级)请求指示:这件事须~上级后才能决定。
17、[烦请]fán qǐng
敬辞,表示请求:~光临。
18、[请见]qǐng jiàn
1.请求接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却 畏偪,将焚公宫,而弑 晋侯。寺人 披 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论语·八佾》:“仪 封人请见,曰:‘君子之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2.宋 代士人的一种礼节。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国初袭 唐 末士风,举子见先达,先通牋刺,谓之请见。既与之见,他日再投启事,谓之谢见。” 3.相见。请,敬辞。《左传·成公二年》:“齐侯 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於敝邑,不腆敝赋,詰朝请见。’” 4.邀请会见。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一:“忽有外交部部员传信给我们,说总理请见。当天晚上,我们到他家里--就在外交部。”
19、[恳请]kěn qǐng
诚恳地邀请或请求:~出席。~原谅。
20、[请托]qǐng tuō
请求和托付(别人办事):说情~。接受他人~。
21、[报请]bào qǐng
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或请求:~上级批准。
22、[请愿]qǐng yuàn
采取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当局满足某些愿望,或改变某种政策措施。
23、[请柬]qǐng jiǎn
请帖。
24、[请辞]qǐng cí
是请求辞职的简称,可以独用,也可接相应职务。
25、[请缨]qǐng yīng
《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派终军出使南越(也作南粤,在今两广等地)劝说南越王前来朝见。终军说:“我愿意领取一长条缨,一定把南越王绑着押到皇帝脚下来。” 后来就把自告奋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的行动叫请缨。缨:绳子,带子。
26、[有请]yǒu qǐng
客套话,表示主人请客人相见。
27、[吃请]chī qǐng
接受邀请(多指对自己有所求的人的邀请)去吃饭:~受贿。
28、[请帖]qǐng tiě
邀请人参加典礼、出席会议、观看演出等送去的通知。
29、[恭请]gōng qǐng
恭敬地邀请。
30、[雇请]gù qǐng
出钱请人替自己做事:~厨师。
31、[约请]yuē qǐng
邀请:~几位老同学到家里聚一聚。
32、[促请]cù qǐng
催促并请求:~上级早作决定。
33、[请赏]qǐng shǎng
请求给予奖赏:邀功~。
34、[请战]qǐng zhàn
请求上级准予参加战斗:~书。主动~。
35、[请罪]qǐng zuì
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分;道歉:负荆~。
36、[呈请]chéng qǐng
用公文向上级请示:~立案。~院部核准。
37、[延请]yán qǐng
请人担任工作(多指临时的):~律师。~家庭教师。
38、[吁请]yù qǐng
呼吁并请求:~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39、[声请]shēng qǐng
申请。
40、[回请]huí qǐng
被人请后(如请吃饭等),还(huán)请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