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bǎng

释义:1.公开张贴的文告或名单。

组词

榜样 榜眼 榜首 榜文 金榜题名 龙虎榜 标榜 光荣榜 金榜 红榜

拼音

bǎng

笔顺

丿 丿 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bǎng的字 拼音为bang的字

基础解释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

详细解释

〈名〉

  1. 木片

    载米三十万斛,钱布数十舫,竖榜为城。——《资治通鉴》

  2. 匾额

    魏时, 凌云殿榜未题而匠者误钉之。——《晋书·王献之传》

    又如:榜题(匾额题字);榜字(写在匾额上的大字)

  3. 告示应试取录的名单

    既而试榜出,时所推誉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汪洙《喜》

    皆不在榜。——《宋史·选举志》

    又如:放榜,榜上无名

  4. 公开张贴的名单、文书、告示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水浒全传》

    又如:光荣榜;榜示(文告,告示)

  5. 屋栋

    屋栋谓之甍。注:“今谓之榑,亦谓之檩,又谓之榜。”——《营造法式》

〈动〉

  1. 公开张贴文书、告示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白居易《新乐府·杜陵叟》

    又如:榜谕(发榜下告);榜募(张榜招募)

  2. 题署

    而州之僧舍无所谓藏经者,独榜其所居室,曰“思无邪斋”。——宋· 苏轼《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

  3. 另见 bàng;bēng

〈名〉

  1. 船桨

    齐吴榜以击汰。——《楚辞·涉江》。”

  2. 榜,船也。——《广雅》

    催榜渡乌江。—— 李贺《歌诗篇》

〈动〉

  1. 摇船,划船

    榜人奏采菱之歌。——张协《七命》

  2. 另见 bǎng;bē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榜-中華語文大辭典

榜1ㄅㄤˇbǎnɡ1.張貼在公共場合的告示。[例]~文。2.考試錄取的名單。[例]~單|放~|落~。3.表揚。[例]標~。4.模範。[例]~樣。5.〈書〉匾額。[例]題~|~書。6.姓。榜2ㄅㄥˋbènɡㄅㄤˋbànɡ1.〈書〉船槳。[例]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以擊汰(《楚辭‧屈原‧九章‧涉江》)。2.〈書〉船。[例]催~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之十)。3.〈書〉使船前進。[例]吟君釣客詞中說,便欲南歸~小船(唐‧張籍〈書懷寄元郎中詩〉)。4.〈書〉擊;鞭打。[例]他日必再詔推問,比得昭雪,死於~笞之下者多矣(《金史‧卷一○九‧完顏素蘭列傳》)。

榜-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ǎng

1、[榜文]bǎng wén

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

2、[榜眼]bǎng yǎn

科举考试中,殿试录取一甲(第一等)二三名均称榜眼,意指榜中之双眼。后专指第二名。始于宋代。

3、[光荣榜]guāng róng bǎng

表扬先进人物的榜,榜上列出姓名,有时加上照片和先进事迹。

4、[金榜题名]jīn bǎng tí míng

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5、[榜样]bǎng yàng

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好~。你先带个头,做个~让大家看看。

6、[皇榜]huáng bǎng

公布国家大事的公告。如皇帝登基,或者皇帝大婚,皇帝立太子,天下大赦之类的。

7、[榜首]bǎng shǒu

榜上公布的名单中的首位,泛指第一名:名列~。该队异军突起,一跃而居大赛的~。

8、[标榜]biāo bǎng

1.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自由。 2.吹嘘;夸耀:自我~。互相~。

9、[落榜]luò bǎng

指考试没有被录取。

10、[红榜]hóng bǎng

指光荣榜,因多用红纸写成,所以叫红榜。

11、[放榜]fàng bǎng

亦作“放牓”。考试后公布被录取者名单。唐 李淖《秦中岁时记》:“太和 八年放牓,有无名子作诗曰:‘乞儿还有大适年,二十三人椀杖全。’”唐 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诗:“东都 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迴。”宋 钱易《南部新书》丙:“新进士放榜后,翌日排 光范门,候过宰相。”清 严有禧《漱华随笔·榜后复试》:“请各省放榜后,中式之人赴省填写亲供。”

12、[榜书]bǎng shū

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来泛指写于招牌、匾额上的大型字。也叫擘窠书。

13、[发榜]fā bǎng

考试后公布考试成绩的名次或被录取者的名单:本市高考首批录取新生今起~。

14、[揭榜]jiē bǎng

1.考试后出榜;发榜。 2.揭下写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应征。

15、[出榜]chū bǎng

1.贴出被录取或被选取人的名单:考试后三日~。 2.旧时指贴出大张的文告:~安民。

16、[榜声]bǎng shēng

桨声。

17、[榜板]bǎng bǎn

船板。

18、[春榜]chūn bǎng

1.亦作“春牓”。春试中式的名榜。唐 许浑《赠桐庐房明府先辈》诗:“帝城春榜謫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宋 欧阳修《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二:“青衫日照夸春牓,白首餘年哭故人。”明 吴承恩《贺阎双溪令嗣登科障词》:“秋榜高魁,行魁春榜。” 2.指春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只因春榜动,选场开,魏生 别了妻子,收拾行囊,上京应取。”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如今春榜动,选场开。”

19、[蕊榜]ruǐ bǎng

传说中道教学道升仙,列名 蕊宫。后指科举考试中揭晓名第的榜示为“蕊榜”。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八:“名字巍峨先蕊榜,词章斐亹动文奎。”清 黄叔琳《庚午重赴鹿鸣》诗:“蕊榜新开敞盛筵,漫劳车马问衰年。”清 赵翼《戏题魁星像》诗:“云是星精主文衡,蕊榜荣名在其手。”

20、[榜歌]bǎng gē

船夫所唱的歌。

21、[殿榜]diàn bǎng

殿试后公布中第进士名次的榜文。

22、[银榜]yín bǎng

1.亦作“银牓”。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 2.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

23、[右榜]yòu bǎng

元 代选举制度,凡中选的举人和进士都分列二榜:蒙古、色目人一榜,称右榜;汉 人、南人一榜,称左榜。

24、[登榜]dēng bǎng

见“登牓”。

25、[乡榜]xiāng bǎng

1.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明 瞿佑《归田诗话·锺馗图》:“﹝ 凌彦翀 ﹞以《周易经》与 士衡 叔祖同登 浙省 乡榜。”《花月痕》第十六回:“小珠 却力学五年,壬戌登了乡榜第三名。” 2.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建德 卫体善 先生,乃 建德 乡榜。”

26、[诏榜]zhào bǎng

见“詔牓”。

27、[镂榜]lòu bǎng

指木刻告示。

28、[榜信]bǎng xìn

开船的日期。

29、[乌榜]wū bǎng

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30、[擎榜]qíng bǎng

指科举取士的末一名。

31、[长榜]cháng bǎng

见“长牓”。

32、[腾榜]téng bǎng

传递文告。

33、[歌榜]gē bǎng

歌舟。

34、[榜童]bǎng tóng

船家之子。

35、[副榜]fù bǎng

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

36、[榜题]bǎng tí

匾额题字。

37、[榜字]bǎng zì

写在匾额上的大字。

38、[甲榜]jiǎ bǎng

1.元明以来称进士为甲榜。 2.指中进士的人。

39、[通榜]tōng bǎng

亦作“通牓”。唐 时科举不糊名,由主试者定去取。试前,有预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谓之“通榜”。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通榜》:“贞元 十八年,权德舆 主文,陆傪 员外通榜帖,韩文公 荐十人於 傪。”宋 洪迈《容斋四笔·韩文公荐士》:“唐 兴科举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之助,谓之通榜。”宋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

40、[榜夫]bǎng fū

船夫。

bàng

1、[榜船]bàng chuán

操船。《南史·隐逸传上·朱百年》:“或遇寒雪,樵箬不售,无以自资,輒自榜船送妻还 孔 氏。”明 高启《沧浪亭》诗:“乘钓在北渚,榜船临西洲。”

2、[榜人]bàng rén

船夫,舟子。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榜的反义词 榜的近义词 榜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榜能组什么词
  • 榜能组什么词语
  • 榜可以组什么词
  • 榜可以组什么词语
  • 榜字可以组什么词
  • 榜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榜字能组什么词
  • 榜字能组什么词语
  • 榜字开头的成语
  • 榜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