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
拼音:hē
释义:1.〈书〉同“呵”(hē)。2.姓。3.诃子,常绿乔木,叶椭圆形或卵形,果似橄榄,可入药。主要产自中国的广东、云南以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也叫藏青果。
组词
诃林 诃排 暴诃 叱诃 诃多 诃短 诃怒 诃止 诃辱 诃伽国 私诃国 诃藜棒 娑婆诃 诃陵国 诃佛诋巫 诃佛骂祖 诃罗陁国 诃利帝母 诃梨怛鸡 摩诃震旦 摩诃至那 索诃世界 阿梨诃咃拼音
hē笔顺
丶 ㇊ 一 丨 𠃍 一 亅同音字
拼音为hē的字 拼音为he的字基础解释
1.同“呵2”(hē)。 2.姓。 3.常绿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果实像橄榄,可以入药。生长在我国云南、广东一带,以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 4.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藏青果。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诃-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訶
诃-辞源3同:訶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ē
1、[摩诃]mó hē
1.亦作“摩呵”。梵语译音。有大、多、胜三义。 2.池名。
2、[诃子]hē zǐ
1.常绿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果实像橄榄,可以入药。生长在我国云南、广东一带,以及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地。 2.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藏青果。
3、[诃谏]hē jiàn
厉声规劝。
4、[诃咥]hē xì
隋 唐 时代我国北方 铁勒 族的一个部落。
5、[几诃]jǐ hē
呵察,查问。几,通“讥”。
6、[诃砭]hē biān
呵责。砭,通“贬”。
7、[诃詈]hē lì
厉声责骂。
8、[诃难]hē nán
责难;论难。
9、[禁诃]jìn hē
见“禁呵”。
10、[罗诃]luó hē
即罗汉。梵语“阿罗汉”或“阿罗诃”之省。宋 王谠《唐语林·企羡》:“文宗 为 庄恪太子 选妃,朝臣家子女,悉令进名,中外为之不安。上知之,谓宰臣曰:‘朕欲为太子求 汝 郑 间衣冠子女为新妇,扶出来田舍齁齁地,如闻朝臣皆不愿与朕作亲情,何也?朕是数百年衣冠,无何神 尧 打朕家事罗訶去。’遂罢其选。”按,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八:“真人,是阿罗汉也。或言阿罗訶。”参见“罗汉”。
11、[诃察]hē chá
喝止行人,详细检查。宋 苏轼《省试放榜后札子·乞裁减巡铺兵士重赏》:“近年缘 练亨父 为试官,非理凌忽举人,遂致喧竞,因此多差巡铺兵士,南省至一百人,訶察严细,如防盗贼。”
12、[麾诃]huī hē
犹言驱赶呵斥。
13、[诃诘]hē jié
呵斥责问。
14、[谯诃]qiáo hē
见“譙呵”。
15、[诃逐]hē zhú
呵斥驱逐。
16、[暴诃]bào hē
粗暴地呵斥。
17、[诃多]hē duō
古国名。《隋书·炀帝纪下》:“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 訶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闐、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 等国并遣使朝贡。”
18、[诃谴]hē qiǎn
呵斥谴责。
19、[诃怒]hē nù
犹怒斥。
20、[诃林]hē lín
地名。
21、[诛诃]zhū hē
斥责,呵斥。
22、[诃排]hē pái
厉声排揎。
23、[抵诃]dǐ hē
诋毁呵斥。
24、[诃问]hē wèn
责问;盘究。
25、[诃骂]hē mà
厉声责骂。《法苑珠林》卷二七:“比见俗人,微受官位,不生信心,妄起高慢,訶駡僧尼。”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佛头横著粪,訶駡杂嘲誚。”
26、[诃责]hē zé
厉声叱责。
27、[诃斥]hē chì
呵叱。
28、[嗔诃]chēn hē
见“嗔呵”。
29、[叱诃]chì hē
见“叱呵”。
30、[诃止]hē zhǐ
呵斥使止。
31、[诃短]hē duǎn
谓诃责诋毁。
32、[诃讥]hē jī
诃责讥讽。
33、[诃夺]hē duó
呵叱而夺去。
34、[诃駡]hē mà
厉声责骂。《法苑珠林》卷二七:“比见俗人,微受官位,不生信心,妄起高慢,訶駡僧尼。”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佛头横著粪,訶駡杂嘲誚。”
35、[诃叱]hē chì
大声喝叫,斥责。
36、[诃辱]hē rǔ
大声斥责,使觉得羞耻。
37、[诃贬]hē biǎn
呵斥贬责。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六:“昔时同游,各以盛年,自喜僕在众中年最少,志趣为最疏阔,每抵掌论议訶贬今世人。”
38、[诃谯]hē qiáo
呵斥诮让。
39、[诃诋]hē dǐ
责骂诋毁。
40、[撝诃]huī hē
见“撝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