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
拼音:kuǐ
释义:1.古代称半步,一只脚迈出的距离,相当于今天的一步。
组词
跬誉 跬行 举跬 跬步 不旋跬 跬步不离 跬步千里 跬跬拜拜 计不旋跬 亡不旋跬拼音
kuǐ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 一 丨 一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kuǐ的字 拼音为kui的字基础解释
古称一举足(一脚向前迈出后着地)的距离为跬,两举足的距离为步:千里之行,始于~步。详细解释
(形声。从足, 圭声。本义: 古代的半步) 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又如:跬行(举足而行);跬步(半步;跨一脚;举步;迈步)
引申为“靠近的”、 “眼前的” 。
如:跬誉(眼前一时的声誉)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跬-中華語文大辭典跬ㄎㄨㄟˇkuǐ〈書〉古人把走路時邁出一隻腳的距離叫「跬」,即半步(雙腳各邁出一次的距離叫「步」)。
跬 -古漢語常用詞典kuǐ
一只腳往前邁一步的距離。《司馬法》:“一舉足曰~,~三尺;兩舉足曰步,步六尺。”
【跬譽】一時的聲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uǐ
1、[举跬]jǔ kuǐ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后因以“举跬”谓进行持续的具体努力。
2、[跬誉]kuǐ yù
眼前的一时的声誉。
3、[跬行]kuǐ xíng
谓举足而行。
4、[跬步不离]kuǐ bù bù lí
暂未释义
5、[亡不旋跬]wáng bù xuán kuǐ
犹亡不旋踵。形容时间极短。
6、[跬跬拜拜]kuǐ kuǐ bài bài
形容极恭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