讋
拼音:zhé
释义:1.惧怕;丧胆。2.震慑。3.禁忌。4.多言。参见“讋諄”。
组词
悚讋 威讋 讋服 讋悸拼音
zhé笔顺
丶 一 丶 丿 一 丨 𠃌 一 一 一 ㄣ 一 乚 一 一 一 丶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zhé的字 拼音为zhe的字基础解释
见“詟”。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讋-中華語文大辭典讋詟ㄓㄜˊzhé〈書〉懼怕。[例]今加湖之敗,誰不~服(《南史‧卷六‧梁本紀‧武帝上》)?
讋-中華大字典1、讋讀音:質涉切,音慴,葉韻。釋文:
❶失氣也。一曰。言不止也。見《說文》。《王注》:依玄應引改補。家語子路初見篇。王事若龍。注。龍、宜爲~。前後相因也。案相因有不止義。亦與襲字相近。
〔按大小徐竝作失氣一曰言不止也〕。
❷懼也。《後漢班彪傳》:莫不陸~水慄。
❸忌也。《淮南氾論》:故因其資以~之。
2、讋讀音:達合切,音沓,合韻。釋文:言不止也。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é
1、[惧讋]jù zhé
恐惧。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五:“﹝ 慧炽 ﹞谓 贤 曰:‘君旦食肉美否?’曰:‘美。’炽 曰:‘我生不能断肉,今落饿鬼地狱。’道贤 惧讋。”
2、[摄讋]shè zhé
恐惧。《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率戎士隃 乌盭,讨 遫濮,涉 狐奴,歷五王国,輜重人众摄讋者弗取,几获单于子。”颜师古 注:“摄讋,谓振动失志气。”按,《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作“慑慴”。
3、[震讋]zhèn zhé
震惊畏惧;使震惊恐惧。《汉书·张汤传》:“乃遣 山(狄山)乘鄣。至月餘,匈奴 斩 山 头而去。是后羣臣震讋。”宋 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慎重刑罚,则笞杖之法,足以震讋顽狡。”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十二章附录:“今我民党,賡续起义……如火如荼,如熊如羆,满 吏震讋。”
4、[畏讋]wèi zhé
惧怕。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三:“逆 亮 纂位之后,偶因本朝遣使至其闕廷,有畏讋者,遂有轻我之心。”明 刘基《前江淮都转运盐使宋公政绩记》:“使者甚威猛,上下畏讋,奉命莫敢忤。”
5、[讋惮]zhé dàn
畏惧。《北齐书·清河王岳传》:“岳 任权日久,素为朝野畏服,及为二藩,百姓望风讋惮。”《北史·柳述传》:“杨素 时方贵重,朝臣莫不讋惮。”《旧唐书·杨国忠传》:“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已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讋惮。”
6、[讋悸]zhé jì
恐惧,惊悸。宋 龚相《项王亭赋》:“王乃震怒眥裂,力排 宋义,晨朝诛之,莫不讋悸。”
7、[竦讋]sǒng zhé
担忧;惊惧。南朝 梁元帝《为东宫荐石门侯启》:“以人废言,诚增竦讋。”
8、[讋跖]zhé zhí
因震慑而跳跃。唐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忽翳日而翻万象,却浮云而留六龙。咸讋跖而壮慈应,终苍黄而昧所从。”
9、[讋服]zhé fú
1.畏惧服从。《汉书·项籍传》:“诸将讋服,莫敢枝梧。”《南史·梁本纪上·武帝上》:“今 加湖 之败,谁不讋服。”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将见四夷讋服,边圉乂安。” 2.谓使之畏惧服从。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二章:“黄帝 以巍巍威德,讋服宇内,为诸酋长之长。”
10、[讋骇]zhé hài
惊惧。宋 苏轼《飓风赋》:“虎豹讋骇,鲸鯢犇蹙。”明 陈子龙《上之回》诗:“匈奴 讋骇愿内属,北庭虚空。”
11、[忧讋]yōu zhé
忧愁恐惧。南朝 梁 江淹《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臣倾心驻气,不蒙睿感,忧讋交镜,中寐再惊。”宋 司马光《论李玮知卫州状》:“今以公主之故,使 李氏 母子离析,家事流落,大小忧讋,殆不聊生,岂始所以结婚之意哉!”
12、[悚讋]sǒng zhé
见“悚慑”。
13、[讋栗]zhé lì
见“讋慄”。
14、[慴讋]shè zhé
威胁,恐吓。
15、[威讋]wēi zhé
见“威慑”。
16、[讋伏]zhé fú
因恐惧而不敢动弹。唐 韦应物《骊山行》:“英豪共理天下晏,戎夷讋伏兵无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