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
拼音:jiǎng
释义:1.和解。2.讲说;谈论。3.商议;商量。参见“講盤子”。4.演习;训练。5.谋画。6.讲求;注重。7.明白;知晓。8.考校;比较。9.通“構”。交合;连结。10.通“顜”。明确;始终一贯。
拼音
jiǎng笔顺
丶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丨 一 丨 𠃌 丨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jiǎng的字 拼音为jiang的字基础解释
见“讲”。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講-中華語文大辭典講讲ㄐ丨ㄤˇjiǎnɡ1.說。[例]~話∣~理∣激動得~不出話來。2.商量;商談。[例]~條件∣~價錢。3.解說;講解;口頭傳授。[例]~課∣~學∣~題∣~經。4.注重;追求。[例]~團結∣~良心。5.介詞。引進評說的對象,相當於「就某方面來說」。[例]~長相,那是百裡挑一;~能力,實在不敢恭維。6.★姓。
講-中華大字典1、講讀音:古項切,音港,講韻。釋文:
❶和解也。見《說文》。《段注》:和當作龢。不合者調龢之。紛糾者解釋之。是曰~。易曰。君子以朋友~習。史記虞卿甘茂二傳。漢書項羽傳。皆假媾爲~。古音同也。
❷談說也。《禮記禮運》:~信修睦。
❸明也。《禮記禮運》:~於仁。
❹習也。《左昭七年傳》:乃~學之。
❺謀也。《左襄五年傳》:~事不令。
❻肄也。《左莊三十二年傳》:雩~于梁氏。
❼校也。《國語鄭語》:擇臣取諫工而~以多物。
❽論也。《國語魯語》:夫仁者~功。
❾成也。《國策秦策》:寡人欲割河東而~。
❿讀也。見《初學記》引《廣雅》。
⓫究也。見《增韻》。
⓬官名。《唐書百官志》:國子監有直~四人。以經術~授。
〔又〕:集賢正書院有侍~學士。
⓭山名。《山海經中山經》:泰室之山北三十里曰~山。
⓮同媾。《史記甘茂傳》:樗里子與魏~罷兵。
〔注〕:~讀曰媾。
⓯通顜。《漢書曹參傳》:蕭何爲法。~若畫一。〔史記作顜〕。
2、講釋文:講本字。見《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