訟
拼音:sòng
释义:1.争论;喧嚷。2.诉讼;控告。3.指诉讼者。4.为人理冤、辩冤。5.责备。6.颂扬。后作“頌”。7.《易》卦名。8.通“公”。公开;明白。
拼音
sòng笔顺
丶 一 一 一 丨 𠃍 一 丿 ㇏ 𠃋 丶同音字
拼音为sòng的字 拼音为song的字基础解释
见“讼”。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訟-中華語文大辭典訟讼ㄙㄨㄥˋsònɡ1.打官司。[例]訴~∣~師∣聽~。2.《易經》六十四卦之一。參見【六十四卦】。3.〈書〉爭辯是非。[例]聚~︱爭~︱辯~。
訟-中華大字典1、訟讀音:似用切,音頌,宋韻。釋文:
❶爭也。一曰歌~。見《說文》。《段注》:公言之也。~、頌、古今字。古作~。後人假頌皃字爲之。
〔按集韻又作祥容牆容二切〕。
❷爭財曰~。《周禮大司徒》:而有獄~者。
❸爭罪亦曰~。《禮記曲禮》:分爭辯~。
❹爭是非也。《淮南淑眞》:分徒而~。
❺猶諍也。《易序卦》:飮食必有~。
〔按集韻又作餘封切〕。
❻卦名。坎下乾上。《易訟》:天與水違行。~。
❼理之也。《左文十四年傳》:~周公於晉。
❽責也。《論語公冶長》: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者也。
❾不親也。見《易雜卦傳》。
❿上書爲人雪寃也。《漢書王莽傳》:吏民上書寃~莽者以百數。
⓫眾論異同互錯也。《後漢曹襃傳》:會禮之家。名爲聚~。
⓬賣買之言相負也。《周禮馬質》:若有馬~。
⓭讙譁也。《楚辭怨世》:~謂閭娵爲醜惡。
⓮容也。《淮南泰族》:~繆胸中。
⓯凶也。《書堯典》:嚚~可乎。
〔按史記作頑凶〕。
⓰公也。《史記呂后紀》:未敢~言誅之。
2、訟讀音:餘封切,音容,祥容切,音松,冬韻。釋文:公也。容也。《史記吳王濞傳》:佗郡國吏欲來捕亡者。~共禁弗予。《集解》:徐廣曰。~、音松。駰按如淳曰。~、公也。《正義》:~、音容。言其相容禁止不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