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pèi

释义:1.佩带,挂在身上。2.感到可敬可亲,心悦诚服;敬重信服。3.古时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组词

佩服 佩戴 佩刀 敬佩 赞佩 感佩 佩剑 钦佩 江妃佩 将军佩 汉皋佩 水苍佩 香佩带 戴鸡佩豚 水佩风裳 带金佩紫 衔华佩实 带牛佩犊 玉佩琼琚 倒冠落佩 纡青佩紫 怀黄佩紫

拼音

pèi

笔顺

丿 丿 𠃌
左窄右宽。“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几”左右对称,下部舒张;宽窄合理。“巾”居正中,竖画正直居中。

同音字

拼音为pèi的字 拼音为pei的字

基础解释

1.(把小巧的东西)带(挂、别、系等)在身上某一部分:~刀。胸前~着纪念章。腰间~着一支手枪。 2.心悦诚服:钦~。 3.古时系在衣带上的饰物:玉~。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人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2. 同本义

    佩,大带佩也。——《说文》

    青青子佩。——《诗·郑风·子衿》

    共王之服玉佩玉。——《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

    遗余佩兮澧浦。——《楚辞·湘君》

    又如:佩玖(作佩饰用的浅黑色美石);佩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佩珂(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佩衽(佩玉和衣襟)

〈动〉

  1. 佩带,把徽章、符号、手枪等戴在或挂在胸前、臂上、肩上或腰间

    佩之金玦。——《左传·闵公二年》

    古代君子,必佩玉。——《礼记·玉藻》

    佩其象揥。——《诗·魏风·葛屦》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佩章(古代官员佩带的印章);佩巾(古代女子外出时系于腰左的拭巾);佩玉(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

  2. 钦佩,敬仰

    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3. 携带,随身拿着

    农夫佩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白虎通·衣裳》

    杻阳之山,有兽名鹿蜀,佩之宜子孙。——《山海经·南山经》。注:“谓带其皮毛。”

    又如:佩仰(钦佩和信仰);佩慰(钦佩欣慰);佩德勿谖(受到的恩情,永远不会忘记)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佩-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带

佩带

佩-中華語文大辭典

佩ㄆㄟˋpèi1.古代繫在衣帶上的一種裝飾品。[例]玉~|~環|~飾。2.將物品繫在身上。[例]~劍|~玉|腰上~著一把槍。3.表示崇敬或信服。[例]欽~|敬~|~服。4.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èi

1、[佩服]pèi fú

感到可敬而心服:这姑娘真能干,我不禁暗暗地~她。

2、[可敬]kě jìng

值得尊敬:他为人正直,教学尽心尽力,是一位~的老师。

3、[敬佩]jìng pèi

敬重佩服。

4、[佩戴]pèi dài

(把徽章、符号等)挂在胸前、臂上、肩上等部位:~校徽。~肩章。也作佩带。

5、[玉佩]yù pèi

用玉石制成的装饰品,古时多系在衣带上。

6、[钦佩]qīn pèi

敬重佩服:~的目光。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使人十分~。

7、[佩带]pèi dài

同“佩戴”。

8、[佩剑]pèi jiàn

腰间佩带的剑。

9、[佩饰]pèi shì

玉佩。

10、[感佩]gǎn pèi

感动佩服:衷心~。

11、[环佩]huán pèi

环形玉佩;妇女的饰物。

12、[赞佩]zàn pèi

称赞佩服:由衷~。

13、[佩环]pèi huán

玉制的环形佩饰物。

14、[佩刻]pèi kè

铭刻,铭记。

15、[鞙佩]juān pèi

垂挂着玉珮。语本《诗·小雅·大东》:“鞙鞙佩璲。”《晋书·舆服志》:“衣兼鞙珮,衡载鸣和,是以闲邪屏弃,不可入也。”

16、[豸佩]zhì pèi

指古代御史大夫一类官员佩戴的玉饰。

17、[佩韘]pèi shè

1.佩戴牙玦或玉玦。韘,射箭时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工具。以象骨、玉石制成。又叫“玦”,俗名“扳指”。为古代成人所佩之物。“佩韘”表示已成年。《诗·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毛 传:“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 2.佩戴的牙玦或玉玦。清 昭槤《啸亭杂录·亲定陵寝》:“﹝ 章皇 ﹞因自取佩韘掷之,諭侍臣曰:‘韘落处定为佳穴,即可因以起工。’”

18、[钩佩]gōu pèi

佩带上的饰物。

19、[愧佩]kuì pèi

谓对人钦佩,自愧不如。

20、[角佩]jiǎo pèi

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21、[栉佩]zhì pèi

梳理用品和佩饰。

22、[杂佩]zá pèi

1.亦作“杂珮”。总称连缀在一起的各种佩玉。 2.指文章的变化句式。 3.见“杂佩”。

23、[佩衽]pèi rèn

1.佩玉和衣襟。 2.佩玉和衣襟。

24、[瑜佩]yú pèi

玉珮。亦借指戴玉珮的人。

25、[佩巾]pèi jīn

古代女子外出时系于腰左的拭巾。

26、[佩绶]pèi shòu

一种彩色丝带,用来标志身分、等级,或佩系官印、勋章。

27、[钗佩]chāi pèi

钗子和珮玉。泛指妇人饰物。

28、[捐佩]juān pèi

1.见“捐佩”。 2.亦作“捐珮”。抛弃玉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访怀沙之渊,得捐珮之浦。”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寄张员外》诗:“共思捐珮处,千骑拥青緺。”宋蒋捷《贺新郎·弹琵琶者》词:“捐佩洲前裙步步,渺无边、一片相思苦。”参见“捐玦”。

29、[荷佩]hé pèi

1.见“荷佩”。 2.承受。 3.感荷;感激。

30、[幽佩]yōu pèi

用幽兰连缀而成的佩饰。语本《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宋 苏轼《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欲赠佳人非泛 洧,好纫幽佩弔沉 湘。”

31、[叹佩]tàn pèi

赞叹佩服。

32、[佩璲]pèi suì

一种供佩带用的瑞玉。

33、[风佩]fēng pèi

亦作“风珮”。指在风中摇动的玉佩。亦用来比喻像玉佩一样摆动或相碰时发出声音之物。

34、[衿佩]jīn pèi

指青年学子。语出《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毛 传:“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组綬。”明 李东阳《拟进<宪宗纯皇帝实录>表》:“衿佩三千,听桥门之警蹕;豆籩十二,增 闕里 之褒崇。”

35、[青佩]qīng pèi

1.亦作“青佩”。青色玉佩。 2.犹佩青。佩带青色印绶。借指佩带青绶的人,指贵官。 3.见“青珮”。

36、[佩瑱]pèi tiàn

犹玉佩。

37、[黻佩]fú pèi

佩系官印的丝带。借指达官贵人。

38、[联佩]lián pèi

1.亦作“联珮”。佩玉相连。谓同僚共事。 2.见“联佩”。

39、[解佩]jiě pèi

1.见“解佩”。 2.解下佩带的饰物。汉 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 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於 江 汉 之湄,逢 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僕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 交甫。”五代 李瀚《蒙求》诗:“渊客泣珠,交甫 解佩。”宋 欧阳修《玉楼春》词:“闻琴解珮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元 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楚 女窥墻日,文园 病渴年。合欢连组带,解佩杂芳荃。”清 钮琇《觚賸·河东君》:“盖就新去故,喜极而悲,验裠之恨方殷,解珮之情逾切矣。” 3.佩是古代文官朝服上的饰物,因谓脱去朝服辞官为“解佩”。《文选·鲍照<拟古>诗》:“解佩袭犀渠,卷袠奉卢弓。”李周翰 注:“佩,文服也。犀渠,甲也。袠,书衣也。卢弓,征伐之弓。谓弃笔从戎也。”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上:“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 4.《汉书·龚遂传》载:宣帝 任 遂 为 勃海 太守,其地因岁饥,多盗劫。遂 到任后,劝民务农桑,民有持带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后因以称买牛务农为“解佩”。宋 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三:“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参见“卖剑买牛”。

40、[组佩]zǔ pèi

1.见“组珮”。 2.亦作“组佩”。组带及玉珮。古代官员的习用服饰。《梁书·陈庆之传论》:“庆之 警悟,早侍 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珮,亦一世之荣矣。”唐 白居易《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诗:“宾阶纷组佩,妓席儼花鈿。”《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 中,神庆 子 琳 等皆至大官,羣从数十人趋奏省闥。每岁时家宴,组珮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於其上。”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佩的反义词 佩的近义词 佩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佩能组什么词
  • 佩能组什么词语
  • 佩可以组什么词
  • 佩可以组什么词语
  • 佩字可以组什么词
  • 佩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佩字能组什么词
  • 佩字能组什么词语
  • 佩字开头的成语
  • 佩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