覥
拼音:tiǎn
释义:1.羞愧。参见“覥然”。2.厚颜。参见“覥然”。
组词
覥顔拼音
tiǎn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丨 一 丿 丶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tiǎn的字 拼音为tian的字基础解释
见“觍”。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覥-中華語文大辭典覥1ㄇ丨ㄢˇmiǎn「靦」的異體字。覥2ㄊ丨ㄢˇtiǎn「靦」的異體字。
覥-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覥 tiǎn
[靦(miǎn)覥]見238頁「靦」字。
恬1tiǎn
取,誘取。
《孟子·盡心下》: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之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iǎn
1、[腼覥]miǎn tiǎn
亦作“靦腆”。羞愧貌。《西游记》第二十回:“三藏 口中不语,意下沉吟……靦腆难言,半晌不答。”明 陈汝元《金莲记·小星》:“春蛾暗画羞靦覥,看歌管楼臺当眼。”《二刻拍案惊奇》卷九:“龙香 一来晓得姐姐的心事,二来见 凤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欢。”靳以《生存--献给忘年的好友S》:“王大痴 说了一点,又靦覥地低下头去。”
2、[覥顔]tiǎn yán
1.羞愧的脸色。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姓 聂 氏,十八夭殂,葬寺侧,輒被妖物威胁,歷役贱务;覥颜向人,实非所乐。” 2.厚颜。清 金安清《<淮军平捻记>书后》:“覥颜视息,未糜躯命於弯弧跃马之埸,其无能也,正其大幸也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