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fù

释义:1.遮盖,蒙。2.底朝上翻过来;歪倒。3.旧同“复”。4.灭亡。

组词

沈覆 踣覆 包覆 败覆 覆酱瓿 覆酒瓮 覆杯池 覆盎门 覆窠谈 覆巢毁卵 覆地翻天 覆车继轨 覆窟倾巢 覆酱烧薪

拼音

笔顺

𠃍 丿 丿 丿 𠃍 丿
上部形扁,横向竖向笔画分别平行,左右两边竖稍向中斜。撇画平行,“日”上下等宽;捺画收笔比左撇稍低。整体收紧。

同音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基础解释

1.盖住:~盖。被~。天~地载。 2.底朝上翻过来;歪倒:颠~。前车之~,后车之鉴。 3.同“复2”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2. 同本义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覆舟斟寻。——《楚辞·天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庄子·逍遥游》

    虽天地覆坠。——《庄子·德充符》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又如:覆盆(翻扣的盆子。比喻蒙冤不能辩白);覆手(把手反转过来。比喻事情容易办到);覆杯(倒置的杯子;倾杯畅饮);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覆篑(倒一筐土);覆醢(倒去肉酱);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覆瓶(喻著作毫无价值,不被重视)

  3. 覆盖;遮蔽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被覆(遮盖;蒙);覆荐(覆盖铺垫);覆罩(覆盖笼罩);覆裹(覆盖包裹);覆墓(把土覆在墓上。也指扫墓);覆帱(遮盖)

  4. 颠覆;灭亡

    括既行,代 廉颇三十余日, 赵兵果败, 括死军覆。—— 汉· 刘向《列女传》

    又如:覆邦(亡国);覆亡(灭亡);覆陈(覆军败阵,败仗);覆军(覆灭全军);覆族(灭族);覆国(亡国);覆师(覆灭全军)

  5. 保护;庇护

    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又如:覆庇(关怀;照顾;袒护;包庇);覆庇(庇护;保佑);覆荫(庇护);覆帱(犹覆被。谓施恩,加惠);覆露(荫庇)

  6. 伏击;袭击 。

    如:覆荡(谓扫荡平定);覆陷(攻占);覆拔(攻占)

  7. 审察;查核 。

    如:覆问(审察讯问);覆勘(审核);覆案(审查;查究);覆实(审察核实);覆算(覆核账目);覆核(审核;核对)

  8. 回报;答复 。

    如:覆报(执行命令后回报);覆音(回音);覆信(回信);覆函(回信)

  9. 通“孵”( fū)。孵化

    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春秋繁露·实性》

  10. 通“复”。还,返回

    终日乾乾,反覆道也。——《易·乾卦》

    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汉书·冯唐传》

〈副〉

  1. 再,重 。

    如:覆校(复查;校对);覆检(再次检查、检验);覆考(再行查核);覆奏(再度向上级禀奏);覆按(重加察验);覆讯(再加审问);覆试(初试以后再行测试)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覆-中華語文大辭典

覆覆ㄈㄨˋfù1.使(器物)底兒朝上;歪倒。[例]~轍∣~水難收︱~車之鑒。2.覆滅;滅亡。[例]~沒︱~亡。3.回來;回去;反轉。同「復」。[例]反~思考︱循環往~。4.回答。同「復」。[例]~信︱答~。5.遮蓋;掩蔽。[例]~蓋︱~被︱天~地載。

覆-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

647.【覆】
一反。詩經小雅小明:“豈不懷歸?畏此反覆。”
引申爲翻。莊子達生:“視舟之覆猶其車卻也。”荀子王制:“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漢書賈誼傳:“前車覆,後車戒。”孔稚圭北山移文:“蒼黃翻覆。”
又引申爲覆沒。李華弔古戰場文:“常覆三軍。”又:“將軍覆沒。”
二倒,傾倒,使傾倒。論語子罕:“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莊子逍遙遊:“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傾覆]顛覆。左傳成公十三年:“傾覆我國家。”這個意義也可以單說“覆”。論語陽貨:“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三蓋(動詞)。莊子德充符:“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庾信春賦:“麥才青而覆雉。”歐陽修瀧岡阡表:“無一瓦之覆。”
四對上次的結果再進行一次檢驗。唐書選舉志有“覆試”,李嶠傳有“覆驗”。宋史職官志有“覆議”,食貨志有“覆檢”。
五回信(晚起義)。如“答覆”,“奉覆”。
舊時於一二四五諸義讀入聲(芳福切),於三義讀去聲(芳救切)。今無別。
[辨]復,覆,復。在古代漢語中,這三個字是不相通的。雖然有“反復”又有“反覆”,但是一般並不通用:“反復”指來回,“反覆”指翻來覆去。例如“反覆無常”就不能換成“反復無常”。至於“復”字只用於“重復”的意義,跟“復”、“覆”更不相同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覆盖]fù gài

1.遮盖:积雪~着地面。 2.指地面上的植物,对于土壤有保护作用:没有~,水土容易流失。

2、[覆灭]fù miè

全部被消灭:全军~。

3、[倾覆]qīng fù

1.(物体)倒下。 2.使失败;颠覆:~国家。

4、[覆没]fù mò

1.沉没。 2.(军队)全部被消灭:全军~。

5、[颠覆]diān fù

1.翻倒:防止列车~。 2.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活动。

6、[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 qù

1.来回翻身: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2.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这话已经~说过不知多少遍了。

7、[天翻地覆]tiān fān dì fù

1.形容变化极大:这几年村里起了~的变化。 2.形容闹得很凶:闹得~,四邻不安。‖也说地覆天翻。

8、[包覆]bāo fù

包容覆盖。

9、[反覆]fǎn fù

1.亦作“反復”。重复再三;翻来覆去。《易·乾》:“终日乾乾,反復道也。”朱熹 本义:“反復,重復践行之意。”《孟子·万章下》:“君有大过则諫,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后汉书·陈蕃传》:“言及反覆,诚辞恳切。”殷夫《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春给我一瓣嫩绿的叶,我反复地寻求着诗意。” 2.变化无常。《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反覆。”朱熹 集传:“反覆,倾侧无常之意也。”汉 桓宽《盐铁论·和亲》:“反復无信,百约百叛。”宋 苏轼《罢徐州往南京寄子由》诗之四:“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覆。”明 王琼《双溪杂记》:“故世道反覆,相寻亦无一定。”陈白尘《大风歌》第五幕:“当年他投奔 高皇帝 之时,我等大都说他是反复乱臣?” 3.翻转,颠倒。三国 魏 阮籍《大人先生传》:“往者天尝在下,地尝在上,反覆颠倒。”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夫 庄周 安知有毁誉哉!彼盖不胜天下之颠倒反覆於名实者,故激而为是言耳。”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调得平仄成文,又虑阴阳反覆。” 4.倾覆;倾动。《战国策·赵策二》:“欲反覆 齐国 而不能。”《文选·班固<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李善 注:“反覆,犹倾动也。” 5.动荡,动乱。《后汉书·伏湛传》:“遭时反覆,不离兵凶。”宋 李纲《议迎还两宫札子》:“宗社颠危,天下反覆。”清 顾炎武《井中心史歌》:“天知世道将反覆,故出此书示臣鵠。” 6.来回;往返。《后汉书·耿弇传》:“我至 长安,与国家陈 渔阳、上谷 兵马之用,还出 太原、代郡,反覆数十日。”《陈书·周文育传》:“﹝ 文育 ﹞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唐 罗隐《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覆无终已。”宋 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巩 辞不能,书反復至五六,辞不获。”《西游记》第二八回:“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覆果然忧虑过。” 7.再三考虑;再三研究。唐 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宋 苏舜钦《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反復身世,惘然莫知。”《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愿陛下反覆臣言,慎勿轻事改易。”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及反覆《明史·土司传》,始知 明 代用兵多者,皆在 滇 粤 土司之地,汉兵三而土兵七。” 8.指反覆诗。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反覆。”原注:“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反覆成文也。李 公《诗格》有此二十字诗。”郭绍虞 校释引《冰川诗式》所举一例为:“碧天临逈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歛闲亭。”并谓“此二十字,连环读,反覆成诗四十首”。 9.修辞格之一。用同一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情感的修辞手法。《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孟子·万章上》:“子产 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以上例句都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10.重迭。南朝 梁 江淹《水上神女赋》:“山反覆而参错,水遶灌而縈薄。”明 冯梦龙《挂枝儿·送别》:“那瓦儿一片片反覆又蹊蹺。”

10、[涂覆]tú fù

在PC表面涂覆一层物质,用来增强抗腐蚀能力、抗划伤能力和油墨印刷的附着力的。

11、[回覆]huí fù

1.回报;答覆。《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众僧见了,都惊异不已,来回覆长老,説果有此事。”清 李渔《巧团圆·迭骇》:“他差管家出来回覆,説这箇称呼甚是不便,以后切记要改。”冰心《离家的一年》:“还有你姐姐病着,好久没有回覆,也替我说一声。” 2.回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老姥道:‘既然舍人已有了亲事,老身去回覆了小娘子,省得他牵肠挂肚空想坏了。’”清 李渔《奈何天·调美》:“这样干名犯义的事如何做得!所以把花灯彩轿,摈相吹手,一概都回覆了。”

12、[翻覆]fān fù

1.使从直立的、水平的或正常的位置上倾覆。 2.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3.来回翻动身体。

13、[覆亡]fù wáng

灭亡。

14、[被覆]bèi fù

1.遮盖;蒙:山上~着苍翠的森林。 2.遮盖地面的草木等:滥伐森林,破坏了地面~。 3.军事上指用竹、木、砖、石等建筑材料对建筑物的内壁和外表进行加固。

15、[答覆]dá fù

回答。

16、[射覆]shè fù

1.古时的一种猜物游戏,亦往往用以占卜。 2.酒令之一。 3.掌射覆的方伎。

17、[庇覆]bì fù

1.掩盖;覆盖。《国语·鲁语下》“周恭王 能庇 昭 穆 之闕而为‘恭’”三国 吴 韦昭 注:“昭王 南征而不反,穆王 欲肆其心,皆有闕失。言 恭王 能庇覆之,故为‘恭’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窃谓心居中虚,治五官,心当属土;肺在上,为华盖,庇覆五臟,当属火。” 2.犹保护。宋 苏轼《既醉备五福论》:“天下知其所以富贵安逸者,凡以庇覆我也。”冰心《六一姐》:“三年之别,六一姐 居然是一个大姑娘了,她练达人情的话,居然能庇覆我。”

18、[考覆]kǎo fù

1.考查审察。《汉书·郑崇传》:“崇 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2.覆试。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国朝例:崇政殿 试举人,景福殿 考覆。”

19、[覆坼]fù chè

见“覆逴”。

20、[存覆]cún fù

关怀爱护。

21、[含覆]hán fù

含容庇护。

22、[覆篑]fù kuì

倒一筐土。谓积小成大,积少成多。语本《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马融 注:“加功虽始覆一簣,我不以其功少而薄之。”《晋书·凉后主李士业传》:“覆簣创元天之基,疏涓开环海之宅。”宋 范仲淹《上执政书》:“夫天下祸福,如人家道,成於覆簣,败于疾雷。”清 薛福成《变法》:“夫江河始於滥觴,穹山基於覆簣。”

23、[题覆]tí fù

明 代六部向皇帝进呈的一种公务文书。意谓题本奏覆。多用于回答垂询。

24、[陨覆]yǔn fù

陨坠;覆灭。

25、[上覆]shàng fù

1.禀报;奉告。 2.指屋面。

26、[生覆]shēng fù

犹覆育。

27、[覆坠]fù zhuì

1.倾覆坠落。《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2.喻衰败。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立而视其覆坠兮,又非先生之所志。” 清 姚鼐 《赠孔撝约假归序》:“自 周 衰至今,垂二千年,古帝王之后覆坠泯絶者,不可胜数。”

28、[断覆]duàn fù

对刑事案件的断罪及复核。语本《宋史·刑法志一》:“建隆 三年,令诸州奏大辟案,须刑部详覆。寻如旧制,大理寺详断,而后覆于刑部。”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宋太祖 时,刑部复核各地大辟罪案……各地上奏案件,先由审刑院交付大理寺,刑部断覆,再交审刑院详议裁决。”

29、[覆诵]fù sòng

犹背诵。

30、[遮覆]zhē fù

1.掩饰;隐瞒。 2.覆盖。

31、[屠覆]tú fù

覆灭。

32、[覆允]fù yǔn

审查符实。

33、[覆伏]fù fú

覆育。指鸟类孵卵。

34、[覆亏]fù kuī

倾覆破坏。

35、[覆芘]fù pí

见“覆庇”。

36、[覆邦]fù bāng

亡国。

37、[深覆]shēn fù

犹深藏。

38、[更覆]gēng fù

反复。

39、[覆检]fù jiǎn

再次检查、检验。

40、[覆妪]fù yù

《礼记·乐记》:“天地訢合,阴阳相得,煦嫗覆育万物”孔颖达 疏:“天以气煦之,地以形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故言煦嫗覆育万物也。”后以“覆嫗”为庇荫养育。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覆的反义词 覆的近义词 覆的同音词 西

大家都在搜

  • 覆能组什么词
  • 覆能组什么词语
  • 覆可以组什么词
  • 覆可以组什么词语
  • 覆字可以组什么词
  • 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覆字能组什么词
  • 覆字能组什么词语
  • 覆字开头的成语
  • 覆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