蟷
拼音:dāng
释义:1.见“螲蟷”。一种生活于地下的小蜘蛛。又名颠当、蛈蜴。体黑褐色。筑穴于土中,呈圆筒形,内部满布蛛丝,穴口有圆盖,可以开闭,伺小虫经过,即翻盖捕捉。遇敌害,则闭盖躲避。2.见“蟷蠰”、“蟷蜋”。螳螂的别名。
组词
蟷蜋 蟷蠰 螲蟷拼音
dāng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丨 丶 丿 丶 ㇇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dāng的字 拼音为dang的字基础解释
1.〔~蠰(náng)〕螳螂。 2.〔螲~〕见“螲”。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蟷-中華語文大辭典蟷ㄉㄤdānɡ1.參見【螲蟷】。2.參見【蟷蜋】。
蟷-中華大字典1、蟷讀音:都郞切,音當,陽韻。釋文:
❶本作航。《說文》:航蠰、不過也。
〔按爾雅釋蟲、不過~蠰。注、~蠰。嵣螂別名。疏、不過、一名~蠰。一名螳蜋。螵蛸母也〕。
❷曋~。似蜘蛛。見《爾雅釋蟲注》。《互詳螲字》。
2、航釋文:同蟷。見《海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āng
1、[蟷蜋]dāng láng
螳螂的别名。
2、[蟷蠰]dāng náng
螳螂的别名。
3、[螲蟷]dié dāng
一种生活在地下的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