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
拼音:fù
释义:1.蝮蛇,一种毒蛇,身体灰褐色,头部略呈三角形,生活在山野和岛上。
组词
蝮蛇 蝮虫 虺蝮 蝮蝎 蛇蝮 蝮虿 蝮螫解腕拼音
fù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丿 一 丨 𠃍 一 一 丿 ㇇ ㇏同音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蝮蛇〕也叫草上 飞、土公蛇。爬行动物。头三角形,背灰褐色,两侧各有一行黑褐色圆斑。有毒牙。生活在山野或平原,捕食老鼠和其他小动物。详细解释
动物名。蝮蛇
蝮,虫也。从虫,复声。——《说文》
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说文》
羽山多蝮虫。——《山海经·南山经》
蝮蛇蓁蓁。——《楚辞·招魂》
又如:蝮虫(传说中的毒蛇名);蝮毒(蝮蛇之毒。蝮蛇般的毒心,极言其恶毒);蝮蝎(蝮蛇与蝎子。泛指毒蛇、毒虫);蝮虿(蝮蛇和蝎子)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蝮-中華語文大辭典蝮蝮ㄈㄨˋfù1.姓。2.參見【蝮蛇】。
蝮-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蝮虫915ㄈㄨˋfù名動物名。一種毒蛇。脊椎動物門爬蟲類有鱗目。具管狀毒牙,長尺餘。頭大,呈三角形,全身灰褐色,有斑紋。也稱為「蝮蛇」、「土虺蛇」。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ù
1、[蝮蛇]fù shé
也叫草上飞、土公蛇。爬行动物。头三角形,背灰褐色,两侧各有一行黑褐色圆斑。有毒牙。生活在山野或平原,捕食老鼠和其他小动物。
2、[蝮蜟]fù yù
蝉的幼虫或蝉蜕。
3、[蝮虫]fù chóng
传说中的毒蛇名。虫,虺的本字。
4、[蝮虿]fù chài
蝮蛇和蝎子。
5、[蝮虵]fù shé
见“蝮蛇”。
6、[蝮毒]fù dú
如蝮蛇之毒。极言其狠毒。
7、[虺蝮]huǐ fù
蝮蛇类毒蛇。
8、[蝮蝎]fù xiē
蝮蛇与蝎子。泛指毒蛇、毒虫。
9、[蝮鸷]fù zhì
狠戾不仁。《史记·酷吏列传论》:“京兆 无忌、冯翊 殷周 蝮鷙。”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六》:“蝮读为愎,愎鷙皆很也,言其很戾不仁也。《广雅》曰:‘愎鷙,很也。’宣 十二年《左传》:‘刚愎不仁。’杜预 曰:‘愎,很也。’……愎字从复得声,故与蝮通。”章炳麟《<东三省政要>序》:“民之所乐,吏之所恶,蝮鷙如此。”
10、[毒蝮]dú fù
指蝮蛇。
11、[蝮蜪]fù táo
虫名。蝗的未生翅的幼虫。
12、[蛇蝮]shé fù
即蝮蛇。
13、[蝮螫解腕]fù shì jiě wàn
见“蝮蛇螫手,壯士解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