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拼音:chán
释义:1.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音,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吸食植物的汁。也叫“知了”。
组词
鸣蝉 螳螂捕蝉 噤若寒蝉 寒蝉 蝉联 蝉衣 蚱蝉 蝉蜕 貂蝉 蝉翼拼音
chán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丶 丿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左窄右宽。“虫”竖画正直,居框正中。“单”点撇间距适中。“曰”上宽下窄,横画平行均匀,竖画正直而下。
同音字
拼音为chán的字 拼音为chan的字基础解释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根的汁液。成虫刺吸植物的汁。详细解释
(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蝉,以旁鸣者。——《说文》。按,尔雅谓之蜩,今苏俗谓之知了。
寒蝉鸣。——《礼记·夏小正》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寒蝉(秋天天冷时的蝉)
古代一种极薄的丝织品。以其薄如蝉翼而得名 。
如:蝉翼罗(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蝉翼扇(轻纱制的团扇)
连续不断
蝉联陵丘。——左思《吴都赋》。注:“不绝貌。”
又如:蝉联(连续不断);婵嫣(连属,连绵不断)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蝉-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蟬
蝉-漢語大字典蝉
蝉“蟬”的简化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án
1、[蝉鸣]chán míng
chán míng ㄔㄢˊ ㄏㄨㄟˋ 蝉嘒(蝉嘒)蝉鸣。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唐 韩愈《题张十八所居》诗:“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2、[金蝉脱壳]jīn chán tuō qiào
蝉幼虫变为成虫后,壳留下,蝉飞走。比喻使用计谋脱身溜走,而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3、[鸣蝉]míng chán
寒蝉;秋蝉。
4、[蝉衣]chán yī
中药上指蝉蜕。
5、[寒蝉]hán chán
1.天冷时不再叫或叫声低微的蝉:~凄切。噤若~。 2.蝉的一种,身体小,黑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翅膀透明。雄的有发音器,夏末秋初时在树上叫。
6、[蝉联]chán lián
连续(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世界冠军。
7、[蝉蜕]chán tuì
1.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可入药。 2.比喻解脱。
8、[貂蝉]diāo chán
《三国演义》 中的人物。司徒王允家的歌妓。容态娇美,深明大义,使用连环计,借吕布之手杀死了董卓。
9、[蝉翼]chán yì
1.蝉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极轻极薄的事物。 2.引申为轻视。 3.借指蝉鬓。
10、[玉蝉]yù chán
1.蝉鬓的美称。 2.首饰。 3.指冠饰。即貂蝉。 4.植物名。即石蝉花。以其花似蝉,故名。
11、[蚱蝉]zhà chán
俗称知了。昆虫。体长4—4.8厘米,是最大的一种蝉。前、后翅基部黑褐色。斑纹外侧呈截断状。雄性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发音,声音尖锐。幼虫栖于土中,吸食树根液汁。蝉蜕可供药用。
12、[蝉娟]chán juān
1.蝉,通“嬋”。犹婵媛。情思牵萦。 2.蝉,通“嬋”。体态美好。
13、[蝉子]chán zǐ
蝉。唐 李贺《昌谷诗》:“攒虫鎪古柳,蝉子鸣高邃。”郭沫若《星空·江湾即景》:“蝉子的声音!一湾溪水,满面浮萍。”
14、[蝉组]chán zǔ
冠带。
15、[槐蝉]huái chán
指高官显贵。
16、[蝉匷]chán jué
车类。
17、[凉蝉]liáng chán
秋蝉。
18、[联蝉]lián chán
连续。多指连任官职。
19、[鸦蝉]yā chán
鸦与蝉。比喻小人。
20、[蝉媛]chán yuàn
情思牵萦。蝉,通“嬋”。
21、[蝉髩]chán bìn
见“蝉鬢”。
22、[蝉急]chán jí
谓蝉声紧促。
23、[香蝉]xiāng chán
女子鬓发的美称。
24、[蝉啼]chán tí
蝉的哀鸣声。
25、[新蝉]xīn chán
初夏的鸣蝉。
26、[蝉弁]chán biàn
是即蝉冠。
27、[高蝉]gāo chán
即蝉冠。古代侍从官员之冠以貂尾蝉文为饰。
28、[蝉腹]chán fù
蝉饮而不食,腹内清空。比喻高洁的躯体。
29、[哑蝉]yǎ chán
即寒蜩。蝉的一种。一说指雌蝉。
30、[蝉貂]chán diāo
即貂蝉。古代王公显宦冠上的两种饰物。
31、[蝉攫]chán jué
车轮的外圈。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椎车之蝉攫, 相土 之教也。” 王利器 注引 张敦仁 曰:“蝉攫即‘柔’,‘柔’即三材之牙也。”参阅《周礼·考工记·轮人》。
32、[附蝉]fù chán
1.汉侍中、中常侍,唐散骑常侍冠饰。金质,蝉形。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义。 2.借指尊官。
33、[蝉蜩]chán tiáo
蝉。唐 骆宾王《萤火赋》:“陋蝉蜩而习蜕,怵螻蚁之慕羶。”
34、[蝉纹]chán wén
青铜器纹饰之一。大多以略呈三角形的图案表示蝉体,不带蝉足,四周填云雷纹。另有一种长形的蝉纹,带蝉足,也填云雷纹。盛行于 商 至 西周。
35、[合蝉]hé chán
古弩名。即连弩。装有机栝,可连续发射。
36、[蝉唱]chán chàng
蝉声。清 朱中楣《千秋岁·别横波龚年嫂南归》词:“风移蝉唱杳,雨滴梧声碎;方信道,离怀未饮心先醉。”
37、[婉蝉]wǎn chán
1.亦作“婉僤”。行动曲折貌。 2.亦作“婉嬋”。摇动貌。
38、[蝉蛇]chán shé
鳝鱼。蝉,通“鱓”。
39、[蝉鬓]chán bìn
亦作“蝉髩”。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40、[喑蝉]yīn chán
蝉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