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
拼音:kuò
释义:1.见“蛞蝓”。软体动物,外形像去壳的蜗牛,表面多黏液,头上有长短触角各一对,眼长在长触角上。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昼伏夜出,吃植物的叶子,危害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俗称鼻涕虫,有的地区叫蜒蚰。2.见“蛞蝼”。古指蝼蛄。
组词
蛞蝓 蛞蛞 蛞蝼拼音
kuò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丿 一 丨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kuò的字 拼音为kuo的字基础解释
1.〔~蝓〕软体动物,身体像蜗牛,但没有壳,吃蔬菜或瓜果的叶子,对农作物有害。亦称“蜒蚰”;俗称“鼻涕虫”。 2.〔~蝼〕古书上指“蝼蛄”。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蛞蛞-汉语大词典蛞蛞即蝈蝈。俗名叫哥哥。一种形似蝗虫的昆虫,对植物有害。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蛞蛞》:“少年子弟好畜秋虫,曰蛞蛞,乃蝼蛞之别种。寄生于稻田禾黍之间,又名曰叫蚂蚱。”
蛞ㄎㄨㄛˋkuò1.參見【蛞螻】。2.參見【蛞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uò
1、[蛞蝓]kuò yú
软体动物,外形像去壳的蜗牛,表面多黏液,头上有长短触角各一对,眼长在长触角上。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昼伏夜出,吃植物的叶子,危害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也叫鼻涕虫,有的地区叫蜒蚰。
2、[蛞蝼]kuò lóu
古书上指蝼蛄。
3、[蛞蛞]kuò kuò
即蝈蝈。俗名叫哥哥。一种形似蝗虫的昆虫,对植物有害。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蛞蛞》:“少年子弟好畜秋虫,曰蛞蛞,乃螻蛞之别种。寄生於稻田禾黍之间,又名曰叫蚂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