蜄
拼音:shèn
释义:1.同“蜃”。
组词
蛖蜄拼音
shèn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一 丿 一 一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hèn的字 拼音为shen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蜃”。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蜄-中華大字典1、蜄讀音:之刃切,音震,震韻。釋文:動也。見《玉篇》。
〔按史記律書。辰者、言萬物之~也〕。
2、蜄讀音:時軫切,音腎,軫韻。釋文:同蜃。見《洪武正韻》。
3、蜃讀音:是忍切,音腎,軫韻。釋文:
❶雉入海化爲~。見《說文》。〔月令。九月、雀入大水爲蛤。十月、雉入大水爲~。國語注曰。小曰蛤。大曰~。按其甲可以飾物。古時用爲盛器。又以其灰爲堊牆漚帛之用〕。
❷蛟屬也。《本草綱目》:~、蛟之屬。狀似蛇而大。有角如龍。紅鬣。腰以下鱗盡逆。能吁氣成樓臺城郭之狀。名~樓。亦曰海市。
❸鰌類也。《周禮鼈人》:以時箝魚鼈龜~。《釋文》引《干注》:~、鰌類。
❹漆尊也。《周禮鬯人》:凡山川四方用~。
〔注〕:~、漆尊也。畫爲~形。
❺~車。柩路也。《周禮遂師》:共邱籠及~車之役。
〔注〕:~車、柩路也。柩路載柳。四輪迫地而行。有似於~。因取名焉。
蜄
蜄(一)shèn 《集韻》時刃切,去震禪。諄部。
同“蜃”。《玉篇·虫部》:“蜄,亦作蜃。”《莊子·人間世》:“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成玄英疏:“蜄,大蛤也。”《史記·天官書》:“海旁蜄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宫闕然。”《太平廣記》卷四百六十六引《嶺南異物志》:“海中所生魚蜄,置陰處有光。”
(二)zhèn 《集韻》之刃切,去震章。
振动。也作“䟴”。《集韻·震韻》:“䟴,動也。或作蜄。”《史記·律書》:“辰者,言萬物之蜄也。”司馬貞索隱:“蜄音振。”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èn
1、[蛖蜄]máng shèn
亦作“蠬蜄”。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