蟺
拼音:shàn
释义:1.见“蜿蟺”。蚯蚓的别名。2.见“蜿蟺”。屈曲盘旋貌。3.通“鱔”、“鱓”。
组词
蟺蜎 蟺绪 蜿蟺 蛇蟺 宛蟺 曲蟺 蛐蟺哥 蟺蜎蠖濩拼音
shàn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丶 一 丨 𠃍 丨 𠃍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shàn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同“蟮”。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蟺-中華語文大辭典蟺ㄕㄢˋshàn參見【蜿蟺】。
蟺-漢語大字典蟺
《説文》:“蟺,夗蟺也。从虫,亶聲。”
(一)shàn 《廣韻》常演切,上獮禪。元部。
(1)〔夗蟺〕也作“䖤蟺”、“蜿蟺”。1.屈曲盘旋。《説文·虫部》:“蟺,夗蟺也。”段玉裁注:“夗,轉卧也。引申為凡宛曲之稱。夗、蟺疊韻,葢謂凡蟲之冤曲之狀。”《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虯龍騰驤以蜿蟺,頷若動而躨跜。”吕延濟注:“蜿蟺,盤屈貌。”《文選·嵇康〈琴賦〉》:“瀄汨澎湃,䖤蟺相糾。”李善注:“䖤蟺,展轉也。”2.蚯蚓别名。《廣雅·釋蟲》:“蚯蚓、蜿蟺,引無也。”王念孫疏證:“邱蚓之形屈曲,故謂之蜿蟺……蜿蟺之言宛轉也。”晋崔豹《古今注·魚蟲》:“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蟮。善長吟於地中,江東謂之歌女,或謂之鳴砌。”也简称“蟺”。《玉篇·虫部》:“蟺,蚯蚓也。”
(2)鳝鱼。也作“鱓(鱔)”。《荀子·勸學》:“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王先謙集解:“蟺,同鱓。”宋强至《墨蟹》:“初疑蟺穴束,猶帶浮泥黑。”
(3)蜕变。《文選·賈誼〈鵩鳥賦〉》:“形氣轉續兮,變化而蟺。”李善注:“蘇林曰:轉續,相傳與也。蟺音蟬,如蜩蟬之蜕化也。或曰:蟺,相連也。”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漢書·賈誼傳》均作“嬗”。
(二)dàn 《集韻》徒案切,去换定。
土蜂。《爾雅·釋蟲》“土蠭”晋郭璞注:“今江東呼大蠭,在地中作房者為土蠭,啖其子即馬蠭。今荆、巴間呼為蟺。”《集韻·换韻》:“蟺,蟲名。土蠭也。”
(三)chán 《集韻》時連切,平仙禪。
同“蟬”。蝉科动物的通称。《集韻·㒨韻》:“蟬,《説文》:‘以旁鳴者。’《方言》:‘蜩,秦、晋謂之蟬。’或作蟺。”
(四)tuó 《集韻》唐何切,平戈定。
爬行动物。鳄鱼的一种。《類篇·虫部》:“蟺,水蟲名。似蜥蜴。”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蟺》:“欽州海濱,有穴處水族曰蟺,狀如龍而無角,長五尺許。”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àn
1、[蟺绪]shàn xù
屈曲的丝头。
2、[宛蟺]wǎn shàn
盘旋屈曲貌。
3、[蟺蜂]shàn fēng
土蜂。
4、[蛇蟺]shé shàn
亦作“虵蟺”。蛇和黄鳝。
5、[曲蟺]qǔ shàn
见“曲蟮”。
6、[蟺蜎]shàn yuān
宫殿中刻镂之状。一说,宫观深邃貌。
7、[蜿蟺]wān shàn
1.蚯蚓的别名。 2.屈曲盘旋貌。
8、[蛐蟺哥]qū shàn gē
方言。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