虣
拼音:bào
释义:1.〈书〉猛兽。2.〈书〉同“暴(凶暴)”。
组词
虣出 虣阚 虣露 虣乱 虣虐 虣世 禁虣 龛虣 凶虣拼音
bào笔顺
一 一 丨 一 丨 ㇀ ㇂ 丶 丨 一 ㇇ 丿 一 乚 丿 ㇈同音字
拼音为bào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基础解释
1.猛兽。 2.同“暴(bào)”。暴虐。详细解释
猛兽
伏虣藏虎,乳血餐肤。——《文选·鲍照·芜城赋》
通“暴”。暴虐
禁其斗嚣者,与其虣乱者。——《周礼·地官·司虣》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虣-辞源3【虣】16画 1111·7 bào ㄅㄠˋ 薄報切,去,号韻,並。藥部。㊀猛獸。文選 南朝 宋 鮑明遠(照)蕪城賦:“伏虣藏虎,乳血餐膚。”㊁兇暴。通“暴”。周禮 地官 大司徒:“以刑教中,則民不虣。”
虣-中華大字典1、虣讀音:薄報切,音暴,號韻。釋文:
❶虐也。急也。見《說文新附》。
❷同暴。《周禮地官序官》:胥師司~。
〔注〕:司~。禁暴亂。
〔按文選蕪城賦注引字書云。銏、古文暴字。又吳都賦注云。銏與暴同〕。
2、暴讀音:薄報切,音菢,號韻。釋文:
❶虐亂也。《淮南主術》:其次賞賢而罰~。
❷殘害也。《禮記王制》:田不以禮。曰~天物。
❸惡也。妄行也。《孟子吿子》:凶歲子弟多~。
❹疾也。日出而風也。《詩終風》:終風且~。
❺徒搏也。《詩大叔于田》:襢裼~虎。
❻嚴急也。《荀子彊國》:有~察之威者。
❼戲也。《穀梁宣二年傳》:而~殫之。
❽~客。盜賊也。《易繫辭》:以待~客。
❾猝也。《史記項羽紀贊》:何興之~也。
❿喪祭用不足曰~。見《禮記王制》。
⓫言非禮義謂之自~。見《孟子離婁》。
⓫人主輕下曰~。見《韓非子八說》。
⓬下陵其上謂之~。《呂覽至忠》:何其~而不敬也。
⓮古官名。《周禮秋官序官》:有禁~氏。
⓯方六里之地。《管子乘馬》。方六里命之曰~。
⓰五十家也。《管子乘馬》:五連而~。
⓱地名。《左文八年傳》:公子遂會雒戎盟于~。
〔注〕:鄭地。
〔按~亦名~隧。周時圻內之邑也。地當在河南舊開封境內〕。
⓲山名。《山海經中山經》:~山。其木多㯶枬荆璲竹箭䉋箘。
⓳姓也。漢~勝之。爲直指使者。
⓴~室。漢世主中婦人疾病之署。《漢書外戚傳》:廣漢投爲~室嗇夫。
3、暴讀音:步木切,音僕,屋韻。釋文:
❶本作㬥。《說文》:晞也。从日出廾米。《段注》:日出而竦手。舉米曬之。合四字會意。攷工記。晝~諸日。孟子。一日~之。引申爲表~~露之義。大徐薄報切。非也。
❷乾也。《荀子勸學》:雖有枯~。
❸顯也。《漢書西域傳》:因~兵威。
❹露也。《穀梁隱五年傳注》:~師經年。
❺~布。白布也。《管子乘馬》:~布百兩當一鎰。
4、暴讀音:北角切,音剝,覺韻。白各切,音泊,藥韻。蒲沃切,音雹,沃韻。釋文:
❶~樂。木枝葉稀疎不均也。《爾雅釋詁》:毗劉~樂也。
❷藃~。乾橈也。見《集韻》。
❸同㿺。墳起也。《考工記瓬人》:髻墾辟~不入市。《司農注》:讀爲剝。
5、宙釋文:同虣。見《類篇》。
6、驫釋文:同虣。見《說文新附》。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ào
1、[寇虣]kòu bào
同“寇暴”。清 顾炎武《朱子斗诗序》:“余悲夫以 子斗 之贤,使其立朝,必能为天子正纪纲,补闕失;其在封疆,必能秉一节,遏寇虣;乃终老不用,歷变故以卒。”
2、[禁虣]jìn bào
见“禁暴”。
3、[虣阚]bào kàn
怒吼。
4、[虣出]bào chū
突然涌出。《后汉书·五行志三》:“安帝 永初 元年,辛酉,河南 新城 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
5、[凶虣]xiōng bào
凶暴。
6、[肆虣]sì bào
同“肆暴”。清 魏祝亭《两粤猺俗记》:“迨素今晨除,晚即肆虣如故。”
7、[虣露]bào lù
暴露。亦引申指触冒风雨寒暑,奔走于途。
8、[虣虐]bào nüè
暴虐。
9、[龛虣]kān bào
见“龕暴”。
10、[虣世]bào shì
暴世,乱世。
11、[虣乱]bào luàn
暴乱。《周礼·地官·司虣》:“司虣掌宪市之禁令,禁其鬭嚻者,与其虣乱者,出入相陵犯者,以属游饮食于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