蘘
拼音:ráng
释义:1.见“蘘荷”,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圆柱形,淡黄色,叶子互生,呈椭圆状披针形,夏秋开花,花大,白色或淡黄色,蒴果卵形。花穗和嫩芽可以吃,茎和叶可以编织草鞋,根状茎可入药,主治感冒、咳喘等症。
组词
蘘荷 蘘草拼音
ráng笔顺
一 丨 丨 丶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丨 一 丿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ráng的字 拼音为rang的字基础解释
〔蘘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根状茎可供药用。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蘘-中華語文大辭典蘘蘘ㄖㄤˊránɡ參見【蘘荷】。
蘘-辞源3【蘘】21画 4473·2 ráng ㄖㄤˊ 汝陽切,平,陽韻,日。陽部。見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ráng
1、[蘘草]ráng cǎo
1.即蘘荷。参见“蘘荷”。 2.指稿秆之类。
2、[蘘荷]ráng hé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圆柱形,淡黄色,叶子椭圆状披针形,花大,白色或淡黄色,蒴果卵形。花穗和嫩芽可以吃,根状茎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