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
拼音:lú
释义:1.植物名。即芦苇。2.见“蘆菔”。即萝卜。
组词
蘆葦拼音
lú笔顺
一 丨 丨 丨 一 ㇇ 丿 一 乚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𠃍 丨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lú的字 拼音为lu的字基础解释
见“芦”。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蘆-中華語文大辭典蘆芦1ㄌㄨˊlú1.植物名。即蘆葦。多年生草本。具有粗壯匍匐的地下根狀莖,葉子為披針形,夏秋開紫色花。多生長於池沼、河岸一帶。莖稈可編席、造紙,也可做人造絲、人造棉的原料。根狀莖叫蘆根,可以做藥材。2.姓。蘆芦2ㄌㄨˊlúㄌㄨˇlǔ參見【油葫蘆】。
蘆-中華大字典1、蘆讀音:龍都切,音盧,虞韻。釋文:
❶蘆菔也。一曰薺根。見《說文》。《通訓定聲》:似蕪菁。實如小尗。爾雅。葖~萉。郭注。俗呼雹突。今又謂之蘿蔔、萊菔。皆語之轉。《互詳菔字》。
❷葦之未秀者。見《集韻》。
〔按詩疏云。葦之初生曰葭。未秀曰~。長成曰葦。葦者、偉大也。~者、色盧黑也。參閱荻字〕。
❸藜~。毒草類。《本草綱目》:藜~、一名豐~。一名葱葵。葉初出椶心。又似車前。莖似葱白靑紫色。高五六寸。花肉紅色。根似馬腸根。黃白色。此有二種。一種、水藜~。生溪澗石上。不中藥用。今用者名葱白藜~。生高山者佳。
〔又〕:木藜~、一名黃藜~。小樹也。葉如櫻桃。四月開細黃花。五月結子如小豆大。
❹長~。水名。《水經漳水注》:長~水、又東逕九門波故縣也。
❺~子。關名。〔杜甫詩〕:欲出~子關。
❻虜姓。見《廣韻》。
2、蘆讀音:良何切,音羅,歌韻。釋文:艸名。爾雅、葖~萉。見《集韻》。
3、蘆讀音:凌如切,音臚,魚韻。釋文:漏~。藥艸。見《集韻》。
〔按本草綱目作漏盧。有二種。一種、名漏~。高六七尺。秋深枯黑如漆。采時用苗。乃漏~也。一種、名飛廉。一名漏~。根如牛蒡而綿頭。采時用根。乃飛廉也〕。
4、芦釋文:芐或字。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ú
1、[蘆葦]lú wěi
多年生高大直立草本,禾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