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
拼音:táng
释义:1.植物名。①棠梨树,即杜树。②海棠树,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或粉红色。果实也叫海棠,球形,黄色或红色,味酸甜。2.(Táng)姓。
组词
白棠 赤棠 甘棠 青棠 棠树 棠华 海棠 棠梨 红棠棠 海棠果 海棠梨 召伯棠 棠梨宫 棠棣碑 棠郊成政 梨花海棠 甘棠遗爱 朱砂海棠 西府海棠 贴梗海棠 棠苎襕衫 邵伯讼棠拼音
táng笔顺
丨 丶 丿 丶 ㇇ 丨 𠃍 一 一 丨 丿 ㇏上部宽度适中,竖画居中。中部“口”稍小。下部竖画正直,撇捺左右对称,收笔高于中竖。上中下各部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同音字
拼音为táng的字 拼音为tang的字基础解释
棠梨,通称杜树。落叶乔木。果小,味涩,无食用价值。可作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详细解释
(形声。从木,尚声。本义:乔木名) 同本义。甘棠,有红、白两种。白棠即棠梨
棠,牡曰棠,牝曰杜。——《说文》
野棠开尽飘香玉。——李洞《绣岭宫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棠棠-汉语大词典棠棠盛貌。
棠-中華語文大辭典棠棠ㄊㄤˊtánɡ1.植物名。落葉喬木。有赤、白二種。赤棠木理堅韌,實澀無味;白棠即甘棠,實似梨而小,味酸甘,可食。2.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táng
1、[海棠]hǎi táng
落叶乔木。春季开花,花未放时深红色,开后淡红色。果实球形,黄色,味酸甜。产于中国。可食,也可供观赏。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2、[甘棠]gān táng
1.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宋 张孝祥《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2.《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 之灭 紂,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 赵国 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元 武汉臣《玉壶春》楔子:“三年为吏在 钱塘,近奉徵书入 建章。自省循良无实政,终慙父老説甘棠。”明 王玉峰《焚香记·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拟政声驰。”
3、[棠棣]táng dì
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也作唐棣。
4、[棠梨]táng lí
杜梨。
5、[棣棠]dì táng
落叶灌木,叶子近卵形,花黄色。供观赏,花和枝叶可入药。
6、[棠溪]táng xī
1.亦作“棠溪”。 2.古代一种名贵的宝剑。因出棠溪,故称。
7、[雒棠]luò táng
山名。古代传说是太阳所入之山。
8、[野棠]yě táng
果木名。即棠梨。
9、[憩棠]qì táng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 所憩。”此为 周 人怀念 召伯 德政的颂诗。后因以“憩棠”喻地方官的德政。
10、[棠橹]táng lǔ
舟名。
11、[棠华]táng huá
棠棣之花。
12、[棠榦]táng gàn
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才。晋 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朝陨棠榦,邦丧国辉。”
13、[蕙棠]huì táng
木名。
14、[彫棠]diāo táng
植物名。《山海经·中山经》:“又北三十五里,曰 阴山 ……其中多彫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15、[召棠]shào táng
《诗·召南·甘棠序》:“《甘棠》,美 召伯 也。
16、[青棠]qīng táng
亦称“青堂”。花木名。合欢的别称。
17、[棠户]táng hù
指施行惠政的官署。
18、[伐棠]fá táng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召伯 辅佐 周武王,德政行于南国,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树。后遂以“伐棠”谓大臣未能如 召伯 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
19、[讼棠]sòng táng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郑玄 笺:“召伯 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説其化,思其人,敬其树。”遂以“讼棠”指政简刑清、人民仰戴的官府。
20、[棠政]táng zhèng
见“棠树政”。
21、[桬棠]shā táng
木名。黄花,红果。
22、[棠銕]táng tiě
铠甲名。
23、[棠干]táng gàn
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才。
24、[爱棠]ài táng
《左传·襄公十四年》:“武子 之德在民,如 周 人之思 召公 焉,爱其甘棠,况其子乎?”杜预 注:“召公 奭 听讼,舍於甘棠之下,周 人思之,不害其树,而作勿伐之诗,在《召南》。”后以“爱棠”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典。唐 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餘故吏,骑竹见新童。”
25、[赤棠]chì táng
一种野生的梨树,果实赤色。又名杜、杜梨、甘棠或棠梨。
26、[雕棠]diāo táng
植物名。《山海经·中山经》:“又北三十五里,曰 阴山 ……其中多彫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27、[棠芾]táng fèi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蔽芾,树木茂盛、浓荫覆蔽貌。后因以“棠芾”喻惠政。宋 李昴英《贺新郎·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词:“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閒事外,下看玉城珠市。”参见“棠树”。
28、[白棠]bái táng
植物名。一名棠梨。
29、[坐棠]zuò táng
传说 周武王 时,召伯 巡行南国,曾憩甘棠树下,听讼决狱,百姓各得其所,赋诗以怀其德。见《诗·召南·甘棠》、汉 应劭《风俗通·皇霸·六国》。后以“坐棠”为称颂官吏德政之典。
30、[棠颂]táng sòng
指《诗·召南·甘棠》的歌颂之辞。该篇歌颂 周 召公奭 巡行南国,在棠树下听讼断案的惠政,故称。
31、[棠铁]táng tiě
同“棠銕”。铠甲名。
32、[棠阴]táng yīn
词语解释棠阴ㄊㄤˊ ㄧㄣ周时召伯巡行南国,曾在棠树下听讼理事。召公死后,后人爱其树不忍翦伐。见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后以棠阴誉称去职官吏的政绩。唐.刘长卿.余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诗:「幸容栖託分,犹恋旧棠阴。」
33、[遗棠]yí táng
典出《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 所茇。”郑玄 笺:“茇,草舍也。
34、[棠茇]táng bá
指 周 召公 奭 居止其下的棠树。
35、[沙棠屐]shā táng jī
一种木屐。以沙棠木做底。底下一般有齿,便于践泥、踏雪及登山。
36、[任棠水]rèn táng shuǐ
称颂官吏清正廉明,为民作主。
37、[棠棃馆]táng lí guǎn
即 棠梨宫。
38、[棠木舫]táng mù fǎng
棠木所制的船。
39、[红棠棠]hóng táng táng
见“红堂堂”。
40、[棠梂子]táng qiú zǐ
山楂的一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山楂》。参见“棠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