蔫
拼音:niān
释义:1.(~儿)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缩。2.精神不振;无精打采。3.〈方〉(性子)慢;不爽利。4.不动声色地;悄悄地。
组词
萎蔫 发蔫 蔫绵 蔫巴 蔫蔫 蔫食 蔫淘 蔫损 蔫主意 老蔫儿 蔫儿坏 打蔫儿 蔫不唧 蔫头蔫脑 蔫头耷脑 萎蔫系数拼音
niān笔顺
一 丨 丨 一 丨 一 丨 一 一 ㇉ 丶 丶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niān的字 拼音为nian的字基础解释
1.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缩:常浇水,别让花儿~了。苹果搁~了,皱皱巴巴的。 2.精神不振:孩子有些~,像是生病了。 3.(性子)慢;不爽利:~性子。别看他人~,却很有主见。详细解释
[植物]枯萎
蔫,物不鲜也。——《广韵》
又如:让太阳晒蔫了的花;菠菜蔫了;蔫菸(衰败;枯萎);花瓶里的花蔫了
下垂的样子
我如今剌搭着两箇蔫耳朵。——元· 曾瑞《哨遍·羊诉冤》套曲
比喻精神萎靡,呆滞 。
如: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样子);蔫头蔫脑(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用同“嫣” 。
如:蔫红(深红色。亦指鲜艳的红色为蔫,用同“嫣”)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蔫蔫-汉语大词典蔫蔫1.犹闷闷。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郭澄清《大刀记》第三章:“牛子羞得面颊血红,蔫蔫地走开了。”
2.犹恹恹。困乏的样子。
●《收获》1981年第4期:“肉体上的疲累,腹中的饥饿,使大家都有些蔫蔫的。”
蔫蔫ㄋ丨ㄢniān1.花、果等因失去水分而萎縮。[例]水果~了不好吃|幾天沒澆水,花都~了。2.無精打采;精神萎靡。[例]~頭耷腦|近來他心事重重,人都~了。3.★〈口〉不活潑;不爽利。[例]~脾氣∣人~活計好|他怎麼那麼~,一天到晚死氣沉沉的。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iān
1、[萎蔫]wěi niān
植物体由于缺乏水分而茎叶萎缩。
2、[蔫蔫]niān niān
1.犹闷闷。《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郭澄清《大刀记》第三章:“牛子 羞得面颊血红,蔫蔫地走开了。” 2.犹恹恹。困乏的样子。《收穫》1981年第4期:“肉体上的疲累,腹中的饥饿,使大家都有些蔫蔫的。”
3、[枯蔫]kū niān
犹枯萎。《花城》1981年第3期:“一个春天,我们忽然发现‘版纳红’攀枝花的幼林竟成片地枯蔫死去。”
4、[蔫烟]niān yān
1.同“蔫菸”。 2.衰败;枯萎。
5、[蔫眯]niān mī
不说话发声;偷偷地鸦雀无声。
6、[蔫勒]niān lē
方言,表示极不愿意,这是一种委婉的,表示拒绝的语气词。
7、[蔫食]niān shí
不新鲜的食物。
8、[发蔫]fā niān
1.花木、水果等显现出萎缩:几天没浇水,叶子已经~了。 2.表现出精神不振:他这两天有点儿~,不像往日爱说爱笑。
9、[蔫绵]niān mián
柔美的样子。
10、[蔫红]niān hóng
深红色。亦指鲜艳的红花。蔫,用同“嫣”。
11、[蔫损]niān sǔn
老北京方言。
12、[蔫淘]niān táo
俗语,地方方言。蔫,不声不响,悄悄;淘,淘气。蔫淘,不声不响的淘气。
13、[打蔫]dǎ niān
1.植物失水萎缩。穆青 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年夏天天旱,棉叶开始打蔫。” 2.形容精神不振。柯岩《奇异的书简·她爱祖国的明天》:“一看哪个学生打蔫儿,就摸他们的额头:是不是发烧了?肚子疼啦?”《北京晚报》1984.2.9:“可我从来没看见她打过蔫,也不知她哪来的那么大劲头。”
14、[蔫菸]niān yān
衰败;枯萎。
15、[蔫坏]niān huài
不声不响的动坏心思、做坏事,在别人面前却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16、[蔫呼呼]niān hū hū
状态词。形容人性子慢,做事不干脆利索。
17、[蔫巴巴]niān bā bā
蔫这几天他显得蔫巴巴的,沉默寡言。
18、[蔫土匪]niān tǔ fěi
地方方言。蔫,不声不响,悄悄;土匪,以半路抢劫、打家劫舍等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或其成员。蔫土匪:不声不响的动坏心思、做坏事,在别人面前却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19、[蔫主意]niān zhǔ yì
不切实际的主意。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上任》:“这个小伙子性格倔强,有蔫主意。”《小说选刊》1981年第12期:“你呀,不爱叫唤的狗最有蔫主意。”
20、[蔫头蔫脑]niān tóu niān nǎo
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21、[蔫不唧儿]niān bù jī ér
1.不声不响的。 2.萎靡不振的,倾向于萎靡不振的。
近义词
反义词
niān
1、[欢]huān
1.快乐;高兴:~喜。~乐。~迎。~送。~呼。 2.指所喜爱的人(多指情人):新~。 3.起劲;活跃:火着得很~。雨越下越~。文娱活动搞得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