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ōu

释义:1.草名,即茜草。2.〈书〉春天打猎。3.见“搜”。

组词

蒐简 蒐括 蒐辑 春蒐 岐阳之蒐 旁蒐远绍

拼音

sōu

笔顺

丿 𠃍 丿 𠃋

同音字

拼音为sōu的字 拼音为sou的字

基础解释

1.同“搜”。 2.即“茜草”。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艸,从鬼。本指茜草,古人以为人血所生,可以染绛,故从血。本义:茜草) 同本义

    (厘山)其阳多玉,其阴多蒐。——《山海经》

〈动〉

  1. 春天打猎,一说秋天打猎

    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秋,蒐于红。——《谷梁传·昭公八年》

    遂以蒐田。——《周礼·大司马》。注:“春田为蒐。”

    又如:蒐田(春天田猎);蒐狩(春猎为蒐,冬猎为狩);蒐苗(春猎为蒐,夏猎为苗。泛指狩猎);蒐畋(狩猎);蒐狝(春猎与秋猎。亦泛指狩猎);蒐猎(狩猎)

  2. 阅兵,检阅

    蒐乘补卒,秣马利兵。——《左传·成公十六年》

    又如:蒐阅(检阅);蒐乘(检阅兵车)

  3. 隐蔽

    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左传·文公十八年》

  4. 聚集 。

    如:蒐索(搜求);蒐裒(聚集);蒐补(搜集填补);蒐罗(搜集网罗)

  5. 操练 。

    如:蒐练(操练兵马);蒐猎(田猎习武)

  6. 通“搜”。求索,寻找

    故春蒐夏苗,秋蒐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左传·隐公五年》。杜预注:蒐,索择不孕者。

    春曰苗,秋曰蒐。——《公羊传·恒公四年》

    秋谓之蒐何蒐?索肥者也。——《白虎通·田猎》

    于是讲八代之礼,蒐三王之乐。——《文选·陆机·辩亡论上》

    又如:蒐采(搜集);蒐括(搜集);蒐索(仔细寻找);蒐讨(寻究探讨);蒐阅(搜罗考核);蒐猎(搜求;猎取)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蒐-中華語文大辭典

蒐搜1ㄙㄡsōu聚集;尋找。[例]~集∣~羅。蒐蒐2ㄙㄡsōu1.古書上指茜草。2.〈書〉春天的狩獵;狩獵。[例]故春~、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左傳‧隱公五年》)。

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蒐sōu
①书草名,即茜草。
②书春天打猎。
③见1245页“搜”。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ōu

1、[秋蒐]qiū sōu

秋日畋猎。《春秋·昭公八年》:“秋蒐于 红。”《穀梁传·桓公四年》:“四时之田(畋),皆为宗庙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2、[出蒐]chū sōu

狩猎。古代打猎常带有军事目的,故亦指出兵攻伐。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吕光》:“夏 大喜,因议举兵出蒐,如 吕 谋。分宜 以挑衅起祸,间之 世宗,两公俱死西市。”

3、[蒐猎]sōu liè

1.狩猎。南朝 宋 何承天《安边论》:“蒐猎宣其号令,俎豆训其廉耻。”清 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康熙 中,藩王进献,以为蒐猎之所。” 2.搜求;猎取。明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世之儒者,慨然悲伤,蒐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於煨烬之餘。”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五言律祖》:“余更蒐猎 梁 陈 间,得声调大同者十数首。”闻一多《秋色》诗:“松鼠们张张慌慌地在叶间爬出爬进,蒐猎着他们来冬粮食。” 3.犹涉猎。元 揭傒斯《刘福墓志铭》:“十岁闻科举行,即大喜,忘昼夜,废寝食,蒐猎经史,旁人捷出,务为无所不知。”

4、[蒐苗]sōu miáo

春猎为蒐,夏猎为苗。.泛指狩猎。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君子以容民畜众》:“夫师之时,裒旅方旋,怀桃棘者,方自力于壮事,而君子唯讲蒐苗之节,将无谓其弛备歟。”清 王士禄《诏罢高丽贡鹰歌》:“晾鹰臺 上秋天高,乘时驱兽行蒐苗。”

5、[蒐简]sōu jiǎn

检查。《世说新语·政事》“若不容置此辈,何以为京都”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续晋阳秋》:“太元 中,外御强 氐,蒐简民实,三吴 颇加澄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武昌起义后清方动态》:“洎入都后,筹计餉需,蒐简军器,无一不形匱絀。”

6、[春蒐]chūn sōu

指古代天子或王侯在春季围猎。

7、[旁蒐]páng sōu

见“旁搜”。

8、[讲蒐]jiǎng sōu

演习;阅军。元 马祖常《驾发上京》诗:“讲蒐猎较黄羊圈,赐宴恩沾白兽尊。”明 高启《长洲苑》诗:“中国久无霸,闔閭 思骋功,讲蒐开别苑,训武出离宫。”

9、[讨蒐]tǎo sōu

探寻搜集。清 杨恩寿《坦园日记》卷七:“《明河篇寿王一梧》云:‘……手撰鸿製辉刀球,熙朝掌故详讨蒐。’”

10、[蒐畋]sōu tián

狩猎。晋 葛洪《抱朴子·君道》:“蒐畋,则乐失兽而得士,识弛网而悦远。”唐 元稹《酬乐天游西湖》诗:“问俗烦江界,蒐畋想 渭 津。”清 顾炎武《雒阳》诗:“文轨同王朔,蒐畋会卜征。”

11、[蒐慝]sōu tè

详见“搜慝”。

12、[东蒐]dōng sōu

帝王至东方巡狩。《左传·定公四年》:“取於 相士 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杜预 注:“为汤沐邑,王东巡狩,以助祭 泰山。”孔颖达 疏:“今言蒐,则王之巡狩亦因田猎以教习兵士。”

13、[蒐閲]sōu yuè

1.检阅。《新唐书·王沛传》:“是时新建府,俗獷驁,沛 明示法制,蒐閲以时,军政大治。”《东周列国志》第五一回:“四时蒐閲,各有常典,三军严肃,百姓无扰。” 2.搜罗考核。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此时西方当有警,公宜预讲边备,蒐閲人材,不然无以应卒。”

14、[蒐裒]sōu póu

聚集。宋 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之上》:“而 京东、河 北之兵在元帅府者又皆援例以归,遂使行在军旅单弱,虽旋蒐裒,其势不多,何以捍强敌而镇四方。”

15、[蒐索]sōu suǒ

仔细寻找。《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晋 杜预 注:“蒐索择取不孕者。”

16、[岐蒐]qí sōu

见“岐阳之蒐”。

17、[蒐辑]sōu jí

1.搜集。明 吴承恩《<诸史将略>序》:“尝欲蒐辑往牒汇为一书,以考昔人经武之略。”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三姑》:“余案头《东坡集》,乃 蜀 中新刻本,蒐辑虽富,恐不尽可信也。” 2.整顿。《新唐书·王绍传》:“自 张愔 后,兵骄难治,绍 蒐辑军政,推诚示人。”

18、[蒐括]sōu kuò

搜集。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序》:“独 龙子犹 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而 宋 元 旧种,亦被蒐括殆尽。”

19、[岐阳之蒐]qí yáng zhī sōu

指 周成王 在 岐山 南面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左传·昭公四年》:“周武 有 孟津 之盟,成 有 岐 阳之蒐。”杜预 注:“周成王 归自 奄,大蒐于 岐山 之阳。”杨伯峻 注引《国语·晋语八》:“昔 成王 盟诸侯于 岐 阳。”亦省作“岐蒐”。唐 王勃《九成宫颂词》:“驾掩 岐 蒐,礼高 秦 望。”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蒐的反义词 蒐的近义词 蒐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蒐能组什么词
  • 蒐能组什么词语
  • 蒐可以组什么词
  • 蒐可以组什么词语
  • 蒐字可以组什么词
  • 蒐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蒐字能组什么词
  • 蒐字能组什么词语
  • 蒐字开头的成语
  • 蒐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