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dǒng

释义:1.监督管理。2.董事会成员的简称。3.(Dǒnɡ)姓。

组词

古董 董事 董事长 董事会 老古董 董存瑞 董卓

拼音

dǒng

笔顺

丿 𠃍
横向笔画排布紧凑,相互平行,间距均匀;“艹”两竖稍向中斜,竖画居中正直。左右对称。

同音字

拼音为dǒng的字 拼音为dong的字

基础解释

1.监督管 理:~督。~事。 2.董事:商~。校~。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2. 监督;督察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3. 统率 。

    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4. 主持;主管 。

    如:董成(主持和谈)

  5. 正,守正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名〉

  1. 今简称董事为董 。

    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2. 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董董-汉语大词典

董董1.丰盛貌。
●唐柳宗元《视民诗》:“有作有迁,无迁无作。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
2.象声词。
●宋何薳《春渚纪闻·瓢内出汞成宝》:“夜取汞试纳瓢中,置之枕间,次夕,醉中探手撼瓢,则其声董董然,汞如故也。”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帝王都会二》:“一日内宴杂剧,一人专打锣,一人扑之曰:‘今日排当不奏他乐,丁丁董董不已,何也?’”

董-中華語文大辭典

董董ㄉㄨㄥˇdǒnɡ1.簡稱董事長或董事。[例]張~|常~|校~。2.〈書〉監督管理;主持。[例]戒之用休,~之用威(《書經‧大禹謨》)。3.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ǒng

1、[古董]gǔ dǒng

1.也作骨董。 2.古代留传下来的 可供玩赏的字画、器物等。 3.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

2、[董事]dǒng shì

由股东选举产生的管理公司业务活动的人;董事会的成员。

3、[校董]xiào dǒng

校董即合作学校或私立学校的主要出资者(资金投资或学术投资),构成了学校董事会,可以抉择学校的各项重大事务。

4、[骨董]gǔ dǒng

见〖古董〗。

5、[绅董]shēn dǒng

绅士和董事的合称。

6、[晁董]cháo dǒng

汉 代 晁错 和 董仲舒 的并称。

7、[董司]dǒng sī

1.监督掌管。 2.指掌管军政之人。

8、[董一]dǒng yī

统一主持;一统。

9、[监董]jiān dǒng

犹监督。《新唐书·裴延龄传》:“又度支出纳,与太府交相关制,出物旬计,见物月计,符按覆覈,有御史以监董之,则财用不得回隐。”明 张居正《重修海会寺碑文》:“遂以年月日始事,命□□监董其工役,於中为殿三,皆三楹。”

10、[振董]zhèn dǒng

振动。古代九拜之一。参见“振动”。

11、[董率]dǒng lǜ

亦作“董帅”。统率;领导。《三国志·吴志·陆凯传》:“禕 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鲁肃 不过。”晋 陆机《至洛与成都王笺》:“委任外閒,輒承严教,董率诸军,惟力是视。”《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吾不如亡兄有四……董帅大众,上下咸悦,人尽死力,四也。”梁启超《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第一:“若夫既决办之后,其能有成效与否,则全视乎董率之人何如。”

12、[贾董]jiǎ dǒng

汉 贾谊 和 董仲舒 的并称。二人以文才著名。

13、[司董]sī dǒng

犹董事长。

14、[迁董]qiān dǒng

汉 司马迁 和 春秋 晋 史官 董狐 的并称。

15、[董成]dǒng chéng

主持和谈。《左传·桓公六年》:“随 人使少师董成。”杨伯峻 注:“董犹今言主持……董成,主持和谈。”

16、[董正]dǒng zhèng

监督纠正;督察整顿。

17、[酒董]jiǔ dǒng

1.酒具的总称。 2.指精于鉴别酒味的人。

18、[董帅]dǒng shuài

见“董率”。

19、[仁董]rén dǒng

以仁德治理。 唐 白居易 《册新回鶻可汗文》:“威绥仁董,罔不响化。”

20、[懵董]měng dǒng

见“懵懂”。

21、[董役]dǒng yì

1.监督劳作。宋 孙升《孙公谈圃》卷中:“丁 之董役也,昼夜不息,每画一拱,燃蜡炬一枝。”宋 周密《齐东野语·汪端明》:“时 德寿宫 建房廊於市廛,董役者不识事体,凡门闔輒题 德寿宫 字,下至委巷厕溷皆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梁廷栋传》:“建恩洲社学以振文风,董役劝捐,不辞劳瘁。” 2.正其事理。宋 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文者,表而已矣,三代 之采物也;辞者,所以董役,秦 汉 之训詔也。”

22、[董笔]dǒng bǐ

见“董狐笔”。

23、[学董]xué dǒng

旧指学校负责人。如:各村选举有威望的热心教育的学董一人,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

24、[董理]dǒng lǐ

1.监督管理。 2.整理。

25、[乡董]xiāng dǒng

犹乡长。

26、[趣董]cù dǒng

催促。

27、[董劝]dǒng quàn

督导劝勉。

28、[理董]lǐ dǒng

1.督促办理。 2.订正;整理。

29、[董摄]dǒng shè

1.监督整饬。 2.督导统率。

30、[南董]nán dǒng

春秋 时代 齐 史官 南史、晋 史官 董狐 的合称。皆以直笔不讳著称。

31、[董道]dǒng dào

守正道。

32、[汩董]gǔ dǒng

古董,骨董。指古代留传的器物。亦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

33、[董馗]dǒng kuí

网络新语。

34、[董帷]dǒng wéi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明 高启《送殷孝章赴咸阳教谕》诗:“独抱遗经出 董 帷,秋风送骑入关迟。”

35、[关董]guān dǒng

五代 画家 关仝、董元 的并称。

36、[会董]huì dǒng

指某些组织的董事或常务理事。

37、[董统]dǒng tǒng

督导统率。

38、[客董]kè dǒng

客民中头目的自称。张篁溪《苏报案实录》:“《苏报》又於五月初八日刊载客民篇云:‘……识者谓此等客民皆不嗜洋烟,并无过老过少之人,又无家室,俱如 汉 唐 屯田塞上之兵。其中有大头目小头目,即客民中自称为“客董”者也。客董者,不事生业,专在城厢内外各乡市镇探听风声,寄宿於栈房,而日以茶寮酒肆为驻足之地。’”参见“客民”。

39、[董振]dǒng zhèn

犹慎重。《左传·昭公三年》:“君若不弃敝邑,而辱使董振择之,以备嬪嬙,寡人之望也。”杨伯峻 注:“董振犹今慎重之意。”

40、[董督]dǒng dū

统率;监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於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新唐书·姚璹传》:“遂造天枢,著己功德,命 璹 为使,董督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以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邵陵王 纶 持节董督众军以讨 景。”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董的反义词 董的近义词 董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董能组什么词
  • 董能组什么词语
  • 董可以组什么词
  • 董可以组什么词语
  • 董字可以组什么词
  • 董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董字能组什么词
  • 董字能组什么词语
  • 董字开头的成语
  • 董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