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zī

释义:1.古指开垦、耕作了一年的田地。2.〈书〉除草。3.(Zī)姓。4.长得茂盛的草。

组词

菑畬 畬菑 敷菑 菑攘 蝝菑

拼音

笔顺

𡿨 𡿨 𡿨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zāi的字 拼音为zai的字

基础解释

1.初耕的田地。2.开荒。3.姓。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艸,甾( zī)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2. 同本义

    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

    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

  3.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

    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

    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

〈动〉

  1. 开垦;耕耘

    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

  2. 另见 zāi“灾”

1. 菑 [zī]

菑 [zī]

〈名〉

  1. (形声。从艸,甾( zī)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2. 同本义

    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

    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

  3.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

    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

    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

〈动〉

  1. 开垦;耕耘

    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

  2. 另见 zāi“灾”

1. 菑 [zī]

菑 [zī]

〈名〉

  1. (形声。从艸,甾( zī)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2. 同本义

    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

    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

  3.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

    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

    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

〈动〉

  1. 开垦;耕耘

    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

  2. 另见 zāi“灾”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菑-中華語文大辭典

菑菑1ㄗzī1.〈書〉初開墾的田地;泛指田地。[例]后稷墾草發~,糞土樹穀,使五種各得其宜(漢‧劉安《淮南子‧泰族》)。2.〈書〉開墾;耕耘。[例]厥父~,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穫(《書經‧大誥》)。3.姓。菑菑2ㄗㄞzāi〈書〉災禍;災害。通「災」。[例]在國,天有~癘(《左傳‧哀公元年》)。

菑 -古漢語常用詞典


①開荒。《尚書•大浩》:“厥父~,厥子乃弗肯播。”②初耕一年的地土。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宿秉停~。”

①通“倳”。樹立;插入《周禮•考工記•輪人》:“察其~蚤不齲,剛輪雖敝不匡。”②直立而枯死的樹木。《荀子•非相》:“周公之狀,身如斷~。”
zāi
通“災”。禍害;災害《詩經•大雅•生民》:“無~無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蛊菑]gǔ zī

指鬼怪等作祟为害。

2、[畬菑]shē zī

耕耘。

3、[救菑]jiù zī

见“救灾”。

4、[菑亩]zī mǔ

初耕的田地。《诗·小雅·采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晋 左思《魏都赋》:“腜腜坰野,奕奕菑亩。”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这儿已经有去年开辟的菑亩,前年开辟的新田,可见是三年前来把蛮 荆 征服了。”

5、[石菑]shí zī

堵塞决口立楗时所用的臿石。

6、[菑畬]zī shē

1.耕耘。 2.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

7、[断菑]duàn zī

见“断葘”。

8、[菑沴]zī lì

犹灾害。

9、[危菑]wēi zī

危险与灾祸。语本《孟子·离娄上》:“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明史·孙磐传》:“能知自愧,即属名流;乐其危菑,乃为猥品。”

10、[天菑]tiān zī

天灾。《左传·定公九年》:“上下犹和,众庶犹睦,能事大国,而无天菑,若之何取之?”杨伯峻 注:“菑,同灾。”《吕氏春秋·审时》:“稼就而不穫,必遇天菑。”宋 王洙《王氏谈录·史官》:“自古为史者,不免天菑或人祸,子何为当而不避!”

11、[水菑]shuǐ zī

见“水灾”。

12、[时菑]shí zī

天灾。《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以有时菑,阴不堪阳。”孔颖达 疏:“以此岁星淫行之年,而有天时温煖之菑。四时之序,冬月当寒,故温则为菑害也。”

13、[菑栗]zī lì

用锯剖开。

14、[菑民]zī mín

灾民,难民。

15、[东菑]dōng zī

泛指田园。

16、[蝝菑]yuán zī

见“蝝灾”。

17、[菑害]zī hài

亦作“葘害”。灾害。

18、[菑翳]zī yì

1.枯死。语本《诗·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清戴名世《种树说》:“其恐有菑翳或不实者,则多种二三十株以预备之而补其数。” 2.引申为芟除。

19、[敷菑]fū zī

耕种。敷,布,指播种。

20、[畲菑]shē zī

耕耘。

21、[祸菑]huò zī

同“祸灾”。《史记·历书》:“祸菑荐至。”

22、[厄菑]è zī

灾难。

23、[害菑]hài zī

亦作“害灾”。犹灾害。

24、[旱菑]hàn zī

见“旱灾”。

25、[菑攘]zī rǎng

开拓;平定。

26、[菑畲]zī shē

1.耕耘。《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宋 陆游《新年书感》诗:“朋旧何劳记车笠,子孙幸不废菑畬。”沉砺《晚步野次》诗:“菑畬事业归《无逸》,稼穡艰难动繫思。” 2.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宋 杨万里《题张兴伯主簿经训堂》诗:“不论取官大门閭,始是经训为菑畬。”明 汤式《端正好·咏荆南佳丽》套曲:“以琴书自娱,与道德为徒,孔 情 周 思乃菑畬。”清 唐孙华《闲居写怀》诗之一:“文章供苑囿,经史当菑畬。”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菑的反义词 菑的近义词 菑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菑能组什么词
  • 菑能组什么词语
  • 菑可以组什么词
  • 菑可以组什么词语
  • 菑字可以组什么词
  • 菑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菑字能组什么词
  • 菑字能组什么词语
  • 菑字开头的成语
  • 菑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