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
拼音:làng
释义:1.见“莨菪”。草本植物,花黄色微紫,全株有黏性腺毛,并有特殊臭味。有毒。根、茎、叶可入药。
组词
莨菪 莨纱 莨莠拼音
làng笔顺
一 丨 丨 丶 𠃍 一 一 𠄌 丿 ㇏同音字
拼音为làng的字 拼音为lang的字基础解释
〔莨菪〕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黏性腺毛,并有特殊臭气,有毒。叶和种子可供药用。菪。详细解释
另见 láng;liáng
——“薯莨”( shǔliáng):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具块茎,内含胶质,可作染料
另见 láng;là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莨-中華語文大辭典莨莨1ㄌ丨ㄤˊliánɡ1.★姓。2.參見【薯莨】。莨莨2ㄌ丨ㄤˊliánɡㄌㄤˋlànɡ參見【莨菪】。
莨-辞源3【莨】11画 4473·21.láng ㄌㄤˊ 魯當切,平,唐韻,來。陽部。草名。生低濕地,可作牛馬飼料。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子虚賦:“其卑溼則生藏、莨、蒹葭。”集解引 漢書音義:“莨,莨尾草也。”2.làng ㄌㄤˋ 見“莨₂菪”、“莨₂িƢ\u001D。3.liáng ㄌㄧㄤˊ 見“薯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àng
1、[莨菪]làng dàng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呈块状,灰黑色,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花紫黄色,结蒴果。有毒。全草入药。
2、[莨莠]làng yǒu
莨和莠,是两种野草。常用以喻邪恶之人,或用以指杂草丛生的地方。
3、[莨纱]làng shā
一种提花丝织物,上面涂有薯莨的液汁,产于 广东。穿着轻快凉爽,适宜作夏季服装。又称香云纱。
liáng
1、[莨绸]liáng chóu
黑胶绸。
2、[薯莨]shǔ liáng
1.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块茎,叶子狭长椭圆形,穗状花序,蒴果有三个翅。块茎外部紫黑色,内部棕红色,含鞣质,可用来染棉、麻织品。 2.这种植物的块茎。‖也叫茨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