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
拼音:jǔ
释义:1.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莒县一带。2.姓。
组词
莒刀 揉莒 在莒 糅莒 邾莒 柏莒 勿忘在莒 毋忘在莒拼音
jǔ笔顺
一 丨 丨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jǔ的字 拼音为ju的字基础解释
1.莒县,地名。在山东。 2.周朝国名。在今山东莒县。详细解释
芋头 一种芋属植物
周代诸侯国名 。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后为楚灭。
如:莒刀(古代齐国的钱币。莒邑所造,形如刀,故名)
古邑名 。一为春秋时齐邑,在莒县;一为春秋时周邑(其地未详)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莒-中華語文大辭典莒莒ㄐㄩˇjǔ1.春秋時古國名。在現今山東莒縣。2.姓。
莒-漢語大字典莒
《説文》:“莒,齊謂芋為莒。从艸,吕聲。”
jǔ 《廣韻》居許切,上語見。魚部。
(1)芋,芋头。《説文·艸部》:“莒,齊謂芋為莒。”
(2)周代诸侯国名。己姓。旧都介根,即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左傳·文公七年》:“徐伐莒,莒人來請盟。”《尸子》卷下:“莒君好鬼巫而國亡。”
(3)古邑名。1.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左傳·昭公三年》:“齊侯田於莒。”杜預注:“莒,齊東境。”2.春秋时周邑。《左傳·昭公二十六年》:“陰忌奔莒以叛。”杜預注:“莒,周邑。”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其地未詳。”
(4)古州名。1.唐始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莒县。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六·青州府》:“莒州,春秋時莒子國,後滅於楚……唐武德五年仍屬莒州,貞觀八年州廢,屬密州,宋因之。金置城陽軍,尋升為州,又改曰莒州。元仍舊,明初以州治莒縣省入,改屬青州府。”2.北周置,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六·青州府》:“沂水縣,春秋時為魯鄆邑地。漢置東莞縣……後魏改為南青州……後周又改州曰莒州。”
(5)县名。属山东省。周为莒国,秦置莒县,明入莒州,1913年复改莒县。《梁書·文學傳下·劉勰》:“劉勰字彦和,東莞莒人。”
(6)姓。《通志·氏族略二》:“莒氏,嬴姓。少昊之後也。”《史記·秦本紀》:“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ǔ
1、[糅莒]róu jǔ
混杂。
2、[邾莒]zhū jǔ
春秋 二小国名。
3、[莒刀]jǔ dāo
古代 齐 国的钱币。
4、[揉莒]róu jǔ
杂陈。
5、[柏莒]bǎi jǔ
见“柏举”。
6、[莒文化]jǔ wén huà
莒文化即莒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是古老的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早于齐鲁文化而又对齐鲁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及巨大贡献,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7、[勿忘在莒]wù wàng zài jǔ
比喻不忘本。
8、[莒著丘公]jǔ zhù qiū gōng
己去疾,他是莒犁比公的儿子,莒废公己展舆的弟弟,在位13年,前541年─前529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