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jí

释义:1.酸枣树,落叶灌木,茎上多刺。花黄绿色。果实小,味酸,种子可入药。2.泛指有刺的草木。3.刺,扎。4.(Jí)姓。5.针形的刺。

组词

棘手 荆棘 棘刺 沙棘 棘霸 棘柴 棘围 棘扈氏 棘菊石 棘门军 棘针油 棘针门 披荆斩棘 棘刺母猴 棘地荆天 棘轮效应 棘皮动物 棘围锁院 穿荆度棘 棘木之听

拼音

笔顺

𠃌 丿 𠃌 丿
左右等大并排,左收右放,疏密均匀,竖画正直。

同音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基础解释

1.酸枣树,落叶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种子供药用,治神经衰弱等。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 2.带刺草木的通称:荆~。 3.刺;扎:~手。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从二-朿( 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2.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棘,小枣丛生者。——《说文》

    實于丛棘。——《易·坎》

    园有棘。——《诗·魏风·园有桃》

    伐棘枣以为矜。——《淮南子·兵略》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陆龟蒙《吴宫怀古》

    又如:棘薪(指酸枣树已长成薪柴)

  3.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

  5. 解剖结构上的一种刺状突起或齿状突起 。

    如:额棘;髂棘

  6. 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

  7. 通“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

    子都拔棘以逐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礼记·明堂位》

    又如:棘门(宫门。即戟门。古代帝王宿处门口武士执戟或插戟于地守卫,称棘门)

  8. 中国地名

  9. 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

  10. 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

〈形〉

  1. 棱角整饬,锋刃锐利

    仁失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诗·小雅·斯干》

  2. 办事艰难

    [尧曲]语其艰棘,未有如斯之甚也。—— 唐· 刘知几《史通》

  3. 通“亟”。急切,急迫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文王有声》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诗·小雅·采薇》

  4. 通“瘠”。瘦弱;土地不肥沃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诗·桧风·素冠》

    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吕氏春秋·任地篇》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棘棘-汉语大词典

棘棘1.刚直。
●唐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张署﹞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清冯桂芬《资政大夫汤公墓志铭》:“遇事敢言,棘棘不阿。”
2.拘泥。
●元揭傒斯《处士杨君墓志铭》:“其读书务求大意,不棘棘章句。”
3.象声词。
●清胡其毅《赠农家节妇》诗:“灯摇风雪寒,纺车犹棘棘。”

棘-中華語文大辭典

棘ㄐ丨ˊjí1.植物名。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3公尺。老枝褐色,幼枝綠色,樹枝帶刺,葉橢圓形,初夏開黃綠色小花。果實為暗紅色,呈橢圓形或近圓形,比普通的棗小,果肉薄,核大,味酸。核仁可入藥。也作「酸棗」。2.泛指有刺的植物。[例]披荊斬~。3.呈針狀的。[例]~皮動物。4.扎;刺。[例]~手。5.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荆棘]jīng jí

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2、[棘手]jí shǒu

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的问题。这件事情非常~。

3、[沙棘]shā jí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灰色,常有刺。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东北、西南等地区。耐旱、耐寒,生长迅速,根系特别发达,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

4、[棘轮]jí lún

一种轮状零件,通常是有齿的。棘轮和棘爪、连杆等组成间歇运动机构。

5、[火棘]huǒ jí

常绿灌木,枝尖有刺,叶子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鲜红色,味甜稍涩,可以吃或用来酿酒,根皮可提取栲胶。

6、[棘刺]jí cì

豪猪等脊背上长的硬而长的刺。泛指动植物体上的针状物。

7、[棘钩]jí gōu

犹言钩章棘句。形容文章艰涩难懂。

8、[鳍棘]qí jí

指支撑鱼鳍薄膜的棘刺状硬骨。

9、[疾棘]jí jí

疾革。

10、[棘竹]jí zhú

竹名。也叫笆竹、篱竹。

11、[棘箭]jí jiàn

以棘木造的箭。《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晋 杜预 注:“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

12、[困棘]kùn jí

困急。

13、[寺棘]sì jí

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法的最高机关,故名。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县花聊主管,寺棘且羈縻。”自注:“予九年授大理评事,知 苏州 长洲县。”

14、[棘楚]jí chǔ

荆棘。

15、[棘霸]jí bà

棘门、霸上 的并称。

16、[棘荆]jí jīng

荆棘。泛指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17、[荼棘]tú jí

比喻遭遇极坏。

18、[藂棘]cóng jí

1.丛生的荆棘。 2.古代拘留犯人之地。

19、[列棘]liè jí

相传 周 代朝廷内树棘,以定卿大夫公侯等之位置,后因称位列公卿者为“登列棘”或“列棘”。棘,棘树。南朝 陈 徐陵《与顾记室书》:“纪文卿、公向璡 皆为列棘,岂冗杂曹郎乎?”《南史·恩倖传·陆验》:“验 竟以侵削为能,数年遂登列棘。”

20、[梗棘]gěng jí

犹阻塞。

21、[棘田]jí tián

荆棘之田,荒田。

22、[黄棘]huáng jí

1.树木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十里,曰 苦山 ……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服之不字。”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中山经·山膏黄棘》:“黄棘是食,匪子匪化,虽无贞操,理同不嫁。” 2.古地名。周 谢国 地,战国 属 楚。在今 河南 新野 东北。公元前304年 楚怀王 与 秦昭襄王 盟于此。汉 初置 棘阳县。《楚辞·九章·悲回风》:“借光景以往来兮,施 黄棘 之枉策。”洪兴祖 补注:“言己所以假延日月,往来天地之閒,无以自处者,以其君施 黄棘 之枉策故也。初,怀王 二十五年,入与 秦昭王 盟约於 黄棘,其后为 秦 所欺,卒客死於 秦。今 顷襄 信任姦回,将至亡国,是復施行 黄棘 之枉策也。黄棘,地名。”

23、[棘门]jí mén

1.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称“棘门”。棘,通“戟”。《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棘门,以戟为门。”又古代宫门插戟,故亦为宫门的别称。《战国策·楚策四》:“楚考烈王 崩,李园 果先入,置死士,止於棘门之内。” 2.古地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东北。《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祝兹侯 徐厉 为将军,军 棘门。”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 咸阳 ﹞外郭有 都门,有 棘门。徐广 曰:‘棘门 在 渭 北。’孟康 曰:‘在 长安 北,秦 时宫门也。’” 3.指 棘门 军。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四大家法半沦亡,棘门 灞上 真儿戏。”参见“棘门军”。

24、[丹棘]dān jí

1.忘忧草的别名。 2.古代大理寺植棘,因以借指大理寺。

25、[棘矢]jí shǐ

用棘枝做的箭。《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 熊绎,辟在 荆山 ……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杜预 注:“桃弧,棘矢,以御不祥。言 楚 在山林,少所出有。”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彍棘矢而望高手於 渠广,策疲駑而求继轨於 周穆。”

26、[棘科]jí kē

荆棘丛。

27、[戈棘]gē jí

戈戟。棘,通“戟”。

28、[篱棘]lí jí

竹篱与荆棘。借指乡野。

29、[棘喉]jí hóu

谓芒刺在喉。喻食物难以下咽或有话碍难出口。清 钱谦益《若活一百年》诗:“朝飱棘喉饭,夕饮攒眉酒。”清 钱谦益《<顾端文公文集>序》:“人所棘喉薄吻,噤不敢言者,皆自公发之。”

30、[棘突]jí tū

脊椎髓弓中央的刺状或棱鳞形的背部隆起部。

31、[柴棘]chái jí

1.荆棘。明 田汝成《炎徼纪闻·岑猛》:“华林 贼,来亦得;土兵来,死不测。黄狐跳梁白狐立,十家九家逻柴棘。” 2.比喻心计。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深公 云:‘人谓 庾元规 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3.犹柴瘠。唐 张说《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公﹞年甫十六,先君捐馆,七日絶饮,三年泣血,縞素有制,儒家叹其从礼,柴棘加等,议者忧其死孝。”

32、[棘墙]jí qiáng

谓墙上置棘。亦指置有荆棘的墙。

33、[棘枳]jí zhǐ

棘木与枳木。二者皆有刺。

34、[棘橿]jí jiāng

棘木锄柄。

35、[棘子]jí zǐ

荆棘。

36、[垂棘]chuí jí

春秋 晋 地名,以产美玉著称。后借指美玉。《左传·僖公二年》:“晋 荀息 请以 屈 产之乘与 垂棘 之璧,假道於 虞 以伐 虢。”杜预 注:“垂棘 出美玉,故以为名。”《文选·班固<西都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吕向 注:“悬黎、垂棘,皆璧也。”北周 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虢 亡垂棘返,齐 平寳鼎归。”唐 元稹《出门行》:“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37、[棘猴]jí hóu

战国 宋 有人请为 燕王 在棘刺的尖端刻猴,企图骗取优厚的俸禄;燕王 发觉其虚妄,乃杀之。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棘猴”喻徒费心力或欺诈诞妄。唐 李白《古风》之三五:“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元 贡师泰《寄静庵上人》诗:“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棘猴玉楮,非不絶人伦、侔化工,几於淫矣。”王闿运《论文》:“人病在好名欲速,偷懒姑息,孰肯而刊楮七日以削棘猴?”

38、[棘薪]jí xīn

可以为薪的棘木。

39、[白棘]bái jí

灌木名。一名棘针。可入药。味辛寒,主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

40、[棘萝]jí luó

荆棘藤蔓。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棘的反义词 棘的近义词 棘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棘能组什么词
  • 棘能组什么词语
  • 棘可以组什么词
  • 棘可以组什么词语
  • 棘字可以组什么词
  • 棘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棘字能组什么词
  • 棘字能组什么词语
  • 棘字开头的成语
  • 棘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