茇
拼音:bá
释义:1.〈书〉草根。2.在草间露宿。
组词
根茇 禾茇 藁茇 茇涉 茇葀 荜茇根拼音
bá笔顺
一 丨 丨 一 丿 ㇇ ㇏ 丶同音字
拼音为bá的字 拼音为ba的字基础解释
1.草木的根。 2.在草舍住宿:“勿剪勿伐,召伯所~。” 3.拔除。 4.古同“跋”。 5.姓。详细解释
(形声。本义:草木根)
同本义
茇,草根也。——《说文》
茇,杜根也。东齐或曰茇。——《方言三》
大蓟茇如车盖。——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
草舍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诗·召南·甘棠》
召伯所茇。——《左传·定公九年》
中夏教茇舍。——《周礼·夏宫·大司马》
拔除
区中草生,茇之。——贾思勰《齐民要术》
又如:茇舍(军队芟除草莽,即于野地宿息)
用同“跋”。登山 。
如:茇涉(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茇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茇茇ㄅㄟˋ ㄅㄟˋbèi bèi鳥類振翅飛翔的樣子。《楚辭.宋玉.九辯》:「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蒼龍之躍躍。」
茇茇-汉语大词典茇茇飞翔貌。
●《楚辞·九辩》:“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
朱熹集注:“茇茇,飞扬之貌。”
●明刘基《述志赋》:“骖青鸾之茇茇兮,超烟霭而上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á
1、[茇舍]bá shè
1.言军队芟除草莽,即于野地宿息。《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郑玄 注:“茇舍,草止之也。军有草止之法。”唐 苏晋《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算车申夏政,茇舍启戎田。” 2.指草屋。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鄂 营昔皆茇舍,今始易以瓦屋。”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十:“顷僦数椽茇舍於 无锡。” 3.犹跋涉。王闿运《胡公祠碑》:“勤劳茇舍,靡有定处,在官七年,六年于外。”章炳麟《哀山东赋》:“昔余茇舍此都兮,楼櫓鬱其駔庄。”
2、[茇茇]bá bá
飞翔貌。
3、[藁茇]gǎo bá
香草藁本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藁本》。参见“藁本”。
4、[禾茇]hé bá
禾稼割取穗子后留下的茎秆。
5、[根茇]gēn bá
植物的根部。
6、[稾茇]gǎo bá
香草名。即稾本。
7、[茇葜]bá qiā
茇葜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
8、[棠茇]táng bá
指 周 召公 奭 居止其下的棠树。
9、[茇涉]bá shè
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苦。茇,用同“跋”。
10、[荜茇根]bì bá gēn
维药名:皮里皮力莫也,别名:非里肥厘磨耶、非力肥厘木耶《回回药方三十六卷》,文斯力 非里非力、比合 达日 非里非力,非力非拉 莫力《明净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