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
拼音:xiāng
释义:1.古书上指用以调味的香草。2.〈书〉芳香。3.见“芗剧”,一种广泛流行于台湾省、福建省南部芗江一带的地方戏曲。
组词
芗合 芗脯 芗泽 芗剧 膏芗 膻芗拼音
xiāng笔顺
一 丨 丨 𠃋 𠃋 丿同音字
拼音为xiāng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1.古书上指用以调味的香草。 2.同“香”。详细解释
谷香
芗,谷气也。——《说文新附》
黍曰芗合,粱曰芗萁。——《礼记·曲礼下》
炷芗于手项以送公葬者凡百余人。——《司马温公神道碑》
用以调味的香草
雏烧,雉,芗无蓼。——《礼记》。郑玄注:“苏荏之属也。”
又如:芗脯(把猪羊放在小鼎中烹煮,使它香美)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芗-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薌
芗-辞源3同: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āng
1、[芗剧]xiāng jù
流行于台湾省和福建南部芗江(九龙江中游)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清末在台湾形成。台湾称之为歌仔戏。
2、[芗萁]xiāng qí
祭祀所用之高粱。
3、[膻芗]shān xiāng
同“羶薌”。烧煮牛羊肉的气味。亦泛指牛羊肉。
4、[芗泽]xiāng zé
香泽;香气。薌,通“香”。
5、[膋芗]liáo xiāng
油脂与香草。古代祀神时焚之以散发馨香。
6、[羶芗]shān xiāng
五谷的香气。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羶,通“馨”;薌,通“香”。
7、[芗脯]xiāng fǔ
以香料烹制的肉脯。
8、[芳芗]fāng xiāng
芳香。薌,同“香”。
9、[芗合]xiāng hé
祭祀所用之黍类。
10、[膏芗]gāo xiāng
见“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