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
拼音:shān
释义:1.羊肉的气味或如同羊肉一样的气味。
组词
膻臊 臊膻 秽膻 羯膻 膻芗 膻荤 腥膻 膻根 膻秽 如蚁附膻 群蚁附膻 附膻逐秽 群蚁趋膻 附膻逐臭 如蚁慕膻 蚁膻鼠腐 腥臊膻香 夷狄腥膻拼音
shān笔顺
丿 𠃌 一 一 丶 一 丨 𠃍 丨 𠃍 一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像羊肉的气味。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膻-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羶
膻-中華語文大辭典膻膻1ㄕㄢshān羊身上的臊味。同「羶」。膻膻2ㄉㄢˋdàn〈書〉袒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ān
1、[膻味]shān wèi
像羊肉的气味。
2、[腥膻]xīng shān
1.又腥又膻的气味,比喻丑恶污浊的事物:远彼~。 2.指肉食:不近~。 3.指入侵的外敌(含憎恶、蔑视意):扫荡~。
3、[膻气]shān qì
羊肉的气味。
4、[慕膻]mù shān
《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羶也。舜 有羶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 邓 之虚,而十有万家。”后以“慕羶”喻因爱嗜而争相附集。唐 韩偓《感事三十四韵》:“鸳鷺皆迴席,皋夔 亦慕羶。”明 史可法《请行徵辟保举疏》:“往时保举多係慕羶,捷足蝇营,真才裹足。”清 夏燮《中西纪事·漏卮本末》:“吸贩之徒,不禁张胆明目,以趋慕羶之市。”
5、[膻裼]shān tì
同“襢裼”。脱衣露体。
6、[膻腥]shān xīng
1.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 2.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习或其所建立的政权等的蔑称。
7、[膏膻]gāo shān
羊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冬行鱻羽,膳膏羶。”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膏羶,羊脂也。”《礼记·内则》:“冬宜鲜羽,膳膏羶。”郑玄 注:“羊膏羶。”孔颖达 疏:“膏羶,羊膏也。”
8、[臊膻]sào shān
指腥膻之气。
9、[膻行]shān xíng
令人仰慕的德行。
10、[膻芗]shān xiāng
同“羶薌”。烧煮牛羊肉的气味。亦泛指牛羊肉。
11、[膻秽]shān huì
1.膻秽:又臭又脏。谓肮脏丑恶。 2.羶穢:1.羶臭污秽。 3.旧时亦用以比喻其他民族的入侵或统治所造成的影响。
12、[焄膻]hūn shān
1.同“焄羶”。 2.指腥臊的食品。
13、[秽膻]huì shān
羶腥的污染。旧时指少数民族对 汉 民族的骚扰、影响。
14、[毳膻]cuì shān
牲畜的腥臊气。借指入侵者。
15、[膻乡]shān xiāng
借指 匈奴 地区或北方边地。
16、[膻荤]shān hūn
指肉类食物。
17、[膻腻]shān nì
羶腥油腻的食物。
18、[羯膻]jié shān
羊臊气。
19、[膻肉]shān ròu
羊肉。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20、[行膻]xíng shān
1.同“行羶”。 2.比喻德行令人仰慕。语本《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悦之。"。
21、[膻根]shān gēn
羊及羊肉的别称。
22、[膻慕]shān mù
谓心所向往,如蚁之慕羶。语本《庄子·徐无鬼》“蚁慕羊肉,羊肉羶也。”明 江盈科《雪涛小说·心高》:“人心羶慕,非名即利。”参见“羶行”。
23、[膻食]shān shí
指肉类食物。唐 白居易《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汗巾束头鬢,羶食熏襟抱。”
24、[白膻]bái shān
药草白鲜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鲜》。
25、[膻臊]shān sào
1.指某些动物身上发出的羶腥臊臭的气味。 2.引申指肉类食物。 3.犹羶腥。
26、[荤膻]hūn shān
指有辛味的菜与牛羊肉。
27、[羣蚁附膻]qún yǐ fù shān
喻人趋其所好。语本《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羶也。”唐 卢坦《与李渤书》:“大凡今之人,奔分寸之禄,走絲毫之利,如羣蟻之附腥膻,聚蛾之投爝火。取不爲醜,貪不避死。”亦作“羣蟻趨羶”。梁启超《说国风》:“國人之慕西風,若羣蟻之趨羶。”
28、[蚁膻鼠腐]yǐ shān shǔ fǔ
蚁集腥羶,鼠甘腐物。比喻趋炎附势、追逐名利。明 唐顺之《寄黄士尚书》:“自儒者不知反身之義,其高者則激昂於文章氣節之域,而其下者則遂沉酣濡首於蟻羶鼠腐之間。”
29、[腥臊膻香]xīng sāo shān xiāng
1.同“腥臊羶香”。 2.指鸡﹑犬﹑羊﹑牛的各种气味。
30、[公膻制度]gōng shān zhì dù
古之上贤,必有禄秩之给,有烹饪之养,所以优之也。
dàn
1、[膻中]dàn zhōng
针灸穴位名。位于胸部正中线,两乳中间陷中(妇女从第四肋间隙按至中央取穴)。主治哮喘、咳嗽、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