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
拼音:shàn
释义:1.饭食。
组词
膳食 膳宿 膳费 膳部 药膳 早膳 膳房 午膳 用膳 廪膳生 膳夫山鼎 问寝视膳 避殿减膳 避殿损膳 避寝损膳 鸡黍之膳 问安视膳 减膳彻悬拼音
shàn笔顺
丿 𠃌 一 一 丶 丿 一 一 一 丨 丶 丿 一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shàn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饭食:早~。午~。晚~。用~。详细解释
(形声。从肉,善声。本义:饭食) 同本义,一般指肉食
膳,具食也。——《说文》
膳,肉也。——《广雅》
掌王之食饮膳羞。——《周礼·膳夫》。注:“膳,牲肉也。”
徧尝膳。——《仪礼·士相见礼》
膳于君。——《礼记·玉藻》。注:“膳,美食也。”
具太牢以为膳。——《庄子》
又如:早膳;供给膳宿;膳部员外郎(唐代礼部专管膳食的长官之一);膳服(饮食和服用);膳羞(美味的食品);膳饮(饮食)
备置食物
其令太官省膳省宰。——《汉书·宣帝纪》
又如:膳府(宫中贮藏食物的仓库)
进献食物
宰夫膳稻于粱西。——《仪礼·公食大夫礼》
进食,吃饭
公膳,日双鸡。——《左传》
又如:膳堂(饭堂)
烹调,煎和
春行羔豚膳膏香。——《周礼·天官·庖人》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膳-中華語文大辭典膳膳ㄕㄢˋshàn飯食。[例]晚~∣用~|進~∣~食。
膳-漢語大字典膳
《説文》:“膳,具食也。从肉,善聲。”
shàn 《廣韻》時戰切,去線禪。元部。
(1)备置食物。《説文·肉部》:“膳,具食也。”徐鍇繫傳:“具食者,言具備此食也。”段玉裁注:“具者,供置也,欲善其事也。”《漢書·宣帝紀》:“其令太官損膳省宰,樂府減樂人,使歸就農業。”顔師古注:“膳,具食也,食之善者也。”
(2)煎和;烹调。《周禮·天官·庖人》:“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賈公彦疏:“煎和謂之膳。”
(3)进献食物。《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膳稻于粱西。”鄭玄注:“膳,猶進也。”《吕氏春秋·上德》:“太子祠而膳於公,麗姬易之。”高誘注:“膳,胙之也。”
(4)饭食;常特指精美的食品。如:早膳;用膳;供给膳宿。《左傳·閔公二年》:“里克諫曰:‘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孔穎達疏:“膳者,美食之名。”《莊子·至樂》:“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三國魏曹植《箜篌引》:“中ࢊͨަ豐膳,烹羊宰肥牛。”
(5)牲肉。《廣雅·釋器》:“膳,肉也。”《周禮·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以養王及后世子。”鄭玄注:“膳,牲肉也。”
(6)吃;吃饭。《禮記·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食下,問所膳。”鄭玄注:“問所食者。”唐儲光羲《喫茗粥作》:“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
(7)离。《廣雅·釋詁三》:“膳,離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àn
1、[膳食]shàn shí
日常吃的饭和菜。
2、[药膳]yào shàn
指本身有药理作用的食物或配有某些中药的膳食。
3、[御膳]yù shàn
帝王的饮食。
4、[用膳]yòng shàn
用饭。
5、[膳宿]shàn sù
吃饭和住宿:~自理。料理~。安排~。
6、[午膳]wǔ shàn
午饭。
7、[减膳]jiǎn shàn
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吃素或减少肴馔,以示自责。
8、[膳房]shàn fáng
御膳房的省称。掌帝王膳食之所。
9、[积膳]jī shàn
古代招待国宾的膳食和供国宾途中使用的牢米薪刍等。
10、[重膳]zhòng shàn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菜肴。泛指丰盛的膳食。
11、[贰膳]èr shàn
1.储备珍美的食品。《礼记·王制》:“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孔颖达 疏:“贰,副也;膳,善食也。恒令善食有储副,不使有闕也。” 2.指美食。元 一庵《庆王承旨八秩》诗:“已令贰膳常珍入,但入朝行以杖行。”明 李开先《奉贺李翁七十寿序》:“尝观尚齿养老之礼,通乎四代,是又有南北而无古今者也。而七十则其所尤重者,称之以耆,餔之以糜,仕者逸之以致政,休者加之以贰膳,养之於学,杖之以国。” 3.借指七十岁。唐 权德舆《祭故贾魏公文》:“穷琱戈、金鉉之宠,可以言贵;过悬车、贰膳之年,可以言寿。”宋 范仲淹《张公神道碑》:“逮于贰膳之年,圣倚弥重,歷 雄武、河间、横海 三大镇。”
12、[宿膳]sù shàn
犹夜餐。
13、[毁膳]huǐ shàn
指皇帝在发生灾害或天象变异时,减少膳供,或素食,以表示引咎自责。
14、[四膳]sì shàn
古代四季的食物。
15、[极膳]jí shàn
谓以美食供养。《东观汉记·孔奋传》:“奋 在 姑臧 四年,财物不增,惟老母极膳,妻子但菜食。”
16、[馐膳]xiū shàn
饭菜。
17、[膳饮]shàn yǐn
犹饮食。
18、[果膳]guǒ shàn
果品与食物。《周书·薛慎传》:“有数户 蛮,别居数年,遂还侍养,及行得果膳,归奉父母。”
19、[法膳]fǎ shàn
指帝王的常膳。
20、[加膳]jiā shàn
增加饭肴。谓盛于常膳。表示高兴、庆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飫赐,此以知其劝赏也。”《吕氏春秋·审应》:“东攻 齐 得城,而王加膳置酒。”
21、[膳荤]shàn hūn
食物之荤辛者。
22、[廪膳]lǐn shàn
亦作“廪膳”。科举时代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元史·选举志一》:“成宗 大德 十年春二月,增生员廪膳。”《明史·太祖纪二》:“命天下学校师生,日给廩膳。”
23、[异膳]yì shàn
指珍馐美味。
24、[膳羞]shàn xiū
美味的食品。
25、[尝膳]cháng shàn
尊长进食前,小辈或下属先尝饭菜是否甘美,以示孝心。
26、[公膳]gōng shàn
卿大夫在公朝办事所用的膳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鷄,饔人窃更之以鶩。”杜预 注:“卿大夫之膳食。”杨伯峻 注:“公膳为一词,即在公朝办事用餐,由朝廷供给伙食。”
27、[黄膳]huáng shàn
黄鳝,学名:Monopterusalbus(Zuiew,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
28、[邪膳]xié shàn
不合标准的膳食。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29、[丰膳]fēng shàn
亦作“丰饍”。丰盛的饭菜。
30、[晨膳]chén shàn
早餐。
31、[彻膳]chè shàn
古代遇有灾患变异时,帝王撤减膳食,以示自责。《诗·大雅·云汉》“膳夫左右”毛 传:“膳夫彻膳,左右布而脩。”孔颖达 疏:“膳夫之官,减撤王之膳食。”《后汉书·伏湛传》:“夫一穀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飢,柰何独饱?”宋 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熙寧 六年,有司言日当蚀四月朔。上为彻膳,避正殿。”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天子争臣七人而止,诸侯争臣五人而止。至於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諫之鼓……于以明目达聪,而元首良焉,股肱康焉。”
32、[登膳]dēng shàn
进食。
33、[饔膳]yōng shàn
备办膳食。《汉书·杜周传》:“亲二宫之饔膳,致晨昏之定省。” 颜师古 注:“熟食曰饔,具食曰膳,膳之言善也。”
34、[禹膳]yǔ shàn
禹王 之饭食。比喻盛馔。
35、[禁膳]jìn shàn
帝王宫中的膳食供奉。
36、[膳费]shàn fèi
膳食所需的费用。
37、[馈膳]kuì shàn
亦作“馈饍”。谓烹调膳食。
38、[饵膳]ěr shàn
饮食。
39、[膳宰]shàn zǎi
古官名。犹膳夫。掌宰割牲畜以及膳食之事。《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饌于寝东。”郑玄 注:“膳宰,天子曰膳夫,掌君饮食膳羞者也。”《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 曰:‘是何也?’曰:‘膳宰也。’”何休 注:“主宰割殽膳者,若今大官宰人。”《国语·周语中》:“膳宰不致餼,司里不授馆。”韦昭 注:“膳宰,膳夫也,掌宾客之牢礼。”清 汪琬《有客言黄鱼事纪之》诗:“豪门膳宰善烹治,剂以醯酱芼笋蔬。”
40、[膳啖]shàn dàn
指饭菜及其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