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
拼音:bǎng
释义:1.用绳、带等缠绕或捆扎。
组词
绑架 绑匪 绑票 绑腿 绑扎 绑缚 绑带 绑解 绑票匪 绑扎所 五花大绑 绳捆索绑 捆绑销售拼音
bǎng笔顺
𠃋 𠃋 ㇀ 一 一 一 丿 ㇌ 丨“纟”撇向笔画平行,提画宜短。中部三横平行,间距均匀。“阝”弯钩长短适度,竖画垂直而下。
同音字
拼音为bǎng的字 拼音为bang的字基础解释
用绳、带等缠绕或捆扎:~担架。把行李~在车架子上。详细解释
(形声。从糸( mì),邦声。古无此字。“绑”字出现于元、明之间。本义:捆,缚)
同本义
众军向前,用索绑缚住了。——《三国演义》
又如:绑扎所(军队在战地特设为伤员包扎、治疗的处所);绑缚(捆绑)
绑票 。
如:绑劫(绑架)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绑-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綁
绑-汉语大词典绑b?ng
ㄅㄤˇ
〔《字汇》音榜〕
1.用绳、带等缠绕或捆扎。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摺:“将军引卒子骑竹马调阵,拿绑下。”
●《西游记》第十三回:“魔王喝令绑了,众妖一齐将三人用绳索绑缚。”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正在恨上天无路的时候,忽然发现他面前站着的几个人头上绑着白手巾,而在这些人身后似乎拥着成千的人。”
2.犹绑票。
●茅盾《微波》:“直到镇上一家布店的小开遭了‘绑’,李先生这才心里一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ǎng
1、[捆绑]kǔn bǎng
用绳子等捆(多用于人)。
2、[五花大绑]wǔ huā dà bǎng
绑人的一种方法,用绳索套住脖子并绕到背后反剪两臂。
3、[绑匪]bǎng fěi
指从事绑票的匪徒。
4、[绑架]bǎng jià
用强力把人劫走。
5、[绑定]bǎng dìng
是公司或者社团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或者及时了解客户信息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法。
6、[松绑]sōng bǎng
1.把捆扎在身上的绳索松开。 2.比喻放松限制或约束。
7、[绑带]bǎng dài
1.即绷带。 2.打绑腿用的布带。
8、[绑扎]bǎng zā
捆扎;包扎:~行李。~伤口。
9、[绑腿]bǎng tuǐ
bǎng tuǐ的又音。义同“绑腿bǎng tuǐ”。
10、[绑缚]bǎng fù
捆绑:练跑步时小腿上~着沙袋。
11、[反绑]fǎn bǎng
两手绑在背后。
12、[绑票]bǎng piào
匪徒把人劫走,强迫被绑者的家属等出钱去赎。
13、[陪绑]péi bǎng
1.旧时处决犯人时,为了逼出口供或迫使投降,把不够死刑的犯人、暂缓执行死刑的犯人和即将处决的犯人一起绑赴刑场。 2.比喻没有做错事的人跟着做错事的人一起受责罚。
14、[解绑]jiě bǎng
松绑。
15、[绑米]bǎng mǐ
域名绑定。
16、[缚绑]fù bǎng
捆绑。
17、[绑拖]bǎng tuō
将被拖带的船只绑在拖轮的舷旁,由拖轮拖带行驶的航行方法。适用于短途航行,一般仅在港内及内河使用。
18、[背绑]bèi bǎng
反绑。
19、[绑解]bǎng jiě
绑缚押解。
20、[绑劫]bǎng jié
绑架。
21、[擒绑]qín bǎng
捕捉捆绑。
22、[绳捆索绑]shéng kǔn suǒ bǎng
用绳索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