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gāng

释义:1.〔名〕肛门和肛道(直肠末端通肛门的部分)的统称。

组词

肛门 胞肛 洞肛 胴肛 肛瓣 肛表 肛道 肛瘘 肛膜 脱肛散 肛裂便血 肛周搔痒 急性肛裂

拼音

gāng

笔顺

丿 𠃌

同音字

拼音为gāng的字 拼音为gang的字

基础解释

肛门和肛管的统称。人和多数哺乳动物消化管的最末段: 脱~。 ~裂。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肉,工声。本义:肛门)

  2. 同本义

    肛,肛门。——《集韵》

    “大肠端,肛门也。”——《六书故》

  3. 肛管和肛门的总称

    脱肛属气热、气虚、血虚、血热。——明· 朱震享《丹溪先生心法·脱肛》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肛-中華語文大辭典

肛肛ㄍㄤɡānɡ肛門與肛道的統稱。動物消化道的最尾端,周圍有括約肌圍繞,為排泄糞便的器官。

肛-中華大字典

1、肛讀音:古雙切,音江,虛江切,音漓,江韻。釋文:
❶腫也。見《廣雅釋詁》。
❷胮~。脹大。見《廣韻》。
 〔又〕:腸脹也。見《埤倉》。
 〔又〕:虛張也。見《六書故》。
 〔又〕:肥大貌。〔韓愈詩〕:形軀頓胮~。
2、肛讀音:胡公切,音洪,東韻。釋文:~門。腸耑。《史記倉公傳正義》:~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太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釭也。言其處似車釭。故曰~門。卽廣腸之門。又名䐜也。
 〔按六書故。~、胡公切。大腸端~門也。與集韻同。其入江韻者。與玉篇、廣韻、集韻、韻會、俱訓腫脹。又說文車釭之釭。本音工。漢書趙皇后傳壁帶往往爲黃金釭注於壁帶之中。往往以金爲釭。若車釭之形也。釭音工。流俗讀之音江。非也。是腸端之~無江音。康熙字典入古雙切下。誤。正字通作居康切。尤非。今訂正〕。
3、㠮讀音:普蒙切,音樠,東韻。釋文:虛脹也。見《字彙》。
 〔按正字通云。埤蒼博雅皆作肛〕。
4、疘讀音:沽紅切,音公,東韻。釋文:下部病也。見《玉篇》。
 〔按廣韻云。脫~。下部病也。巢氏病原云。多因久痢後、大腸虛冷所爲〕。
5、霼讀音:虛江切,音舡,江韻。釋文:肛或字。《集韻》:肛。腫也。或作~。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āng

1、[肛门]gāng mén

直肠末端的口儿,粪便从这里排出体外。

2、[脱肛]tuō gāng

通常指直肠从肛门脱出。长期的便秘、腹泻、痔疮等都能引起脱肛。

3、[肛瘘]gāng lòu

一种病。直肠接近肛门处发生脓肿,形成瘘管,有的在肛门附近有开口,流脓血。通称漏疮或痔漏。

4、[肛交]gāng jiāo

人类性行为中以勃起的阴茎插入性伴侣的肛门内的行为,有时也泛指其他涉及肛门的性行为,包括用假阴茎、手指或其他物品插入肛门,或以其他器官对肛门进行性刺激的行为,对象不限性别。

5、[肛表]gāng biǎo

体温计的一种,放在肛门内进行测量。

6、[胴肛]dòng gāng

肛门的俗称。

7、[胞肛]bāo gāng

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8、[洞肛]dòng gāng

方言。肛门。

9、[肛瓣]gāng bàn

肛柱下端之间,彼此借半月形的粘膜皱囊相连,这些半月形的粘膜皱襞称肛瓣。

10、[肛柱]gāng zhù

直肠内面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

11、[肨肛]pàng gāng

肥大。

12、[肛膜]gāng mó

由内胚层和外胚层形成的一片胚胎膜,后来裂孔成为肛门。

13、[胮肛]pāng gāng

臃肿,肥大。

14、[肛道]gāng dào

肛管。

15、[急性肛裂]jí xìng gāng liè

急性肛裂属于肛肠疾病的一种,是指肛管皮肤裂口新鲜,尚未形成慢性溃疡,无肛乳头肥大和哨兵痔,无栉膜带形成,疼痛相对较轻,疼痛时间较短的病证。

16、[肛周搔痒]gāng zhōu sāo yǎng

肛周瘙痒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表现为局部瘙痒症。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肛的反义词 肛的近义词 肛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肛能组什么词
  • 肛能组什么词语
  • 肛可以组什么词
  • 肛可以组什么词语
  • 肛字可以组什么词
  • 肛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肛字能组什么词
  • 肛字能组什么词语
  • 肛字开头的成语
  • 肛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