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
拼音:shì
释义:1.〈书〉蜇(zhē),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牲畜。
组词
螫虫 螫蝎 螫口 辛螫 螫手 蝎螫 螫毒 螫搏 螫刺 蝮螫解腕 蝎蝎螫螫 蛇螫断腕 螫手解腕拼音
shì笔顺
一 丨 一 丿 亅 丿 丶 丿 一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同音字
拼音为shì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基础解释
同“蜇”。蜂、蝎等有毒腺的虫子用尾部的毒刺刺人或动物。详细解释
〈动〉
毒虫或毒蛇咬刺
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则愈。——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螫手(咬手);螫刺(扎,刺);螫毒(蜂、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比喻毒害);螫噬(毒虫刺人和野兽咬人);螫虫(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
因恼怒而加害
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韩非子·用人》
又如:螫搏(螫刺和攫取。毒害人民);螫蝎(用毒刺刺人的蝎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1. 螫 [shì]
- 螫 [shì]
毒虫或毒蛇咬刺
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则愈。——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螫手(咬手);螫刺(扎,刺);螫毒(蜂、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比喻毒害);螫噬(毒虫刺人和野兽咬人);螫虫(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
因恼怒而加害
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韩非子·用人》
又如:螫搏(螫刺和攫取。毒害人民);螫蝎(用毒刺刺人的蝎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螫-中華語文大辭典螫螫1ㄓㄜzhē1.〈口〉毒蟲以牙或毒刺刺人或動物。[例]蠍子~人。2.★〈口〉某些刺激性物質,刺激到皮膚或黏膜,產生刺痛的感覺。[例]切洋蔥時小心~眼睛。螫螫2ㄓㄜzhēㄕˋshì〈書〉毒蟲用毒刺刺人畜。[例]蠆~其手。
螫-辞源3【螫】17画 4813·6 shì ㄕˋ 施隻切,入,昔韻,審 三。鐸部。㊀毒蟲刺人。詩 周頌 小毖:“莫予荓蜂,自求辛螫。”史記九四 田儋傳:“蝮螫手則斬手。”㊁毒害,危害。韓非子 用人:“有刑法而死,無螫毒,故姦人服。”宋 王安石 臨川集九二 京東提點刑獄陸君墓誌銘:“智高螫邊,吏不時搏,君書驛上,焯有方略。”㊂惱怒。史記一〇七 魏其侯傳:“有如兩宮螫將軍,則妻子毋類矣。”索隱:“螫音釋,謂怒也。毒蟲怒必螫人。…… 漢書作‘奭’,奭,卽螫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ì
1、[螫针]shì zhēn
蜜蜂、胡蜂等尾部的毒刺,尖端有倒钩。
2、[螫虫]shì chóng
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
3、[螫蝎]shì xiē
用毒刺刺人的蝎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4、[螫刺]shì cì
扎,刺。
5、[肆螫]sì shì
《说文·虫部》:“螫,虫行毒也。”后以“肆螫”谓任意残害。
6、[螫噬]shì shì
谓毒虫刺人和野兽咬人。
7、[险螫]xiǎn shì
阴毒。
8、[蜇螫]zhē shì
毒蛇咬。
9、[刺螫]cì shì
蝎子、蜂等用尾刺刺入动物皮肉,分泌出毒汁,使之中毒。蝎子就常用这种方法捕食小虫。
10、[螫搏]shì bó
谓螫刺和攫取。喻毒害人民。
11、[辛螫]xīn shì
1.毒虫刺螫人。 2.比喻荼毒,虐害。
12、[螫蜂]shì fēng
螫蜂科的一种。
13、[毒螫]dú shì
1.谓毒虫等刺人或动物。 2.指毒汁、毒素。 3.毒害;危害。 4.指毒害人的行为。 5.犹毒辣。
14、[蝎螫]xiē shì
亦作“蝎螫”。蝎子的螫针。
15、[螫乳]shì rǔ
蜂蜜的别名。
16、[虺螫]huī shì
毒蛇咬。比喻被谗人诬陷。
17、[蜂螫]fēng shì
亦作“蠭螫”。蜂尾刺人。比喻毒害。
18、[噬螫]shì shì
1.咬啮螫刺。 2.指咬啮螫刺之物。 3.比喻毒害。
19、[螫口]shì kǒu
犹烫嘴。
20、[螫毒]shì dú
谓蜂、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比喻毒害。
21、[遗螫]yí shì
犹馀毒。
22、[螫手解腕]shì shǒu jiě wàn
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
23、[蛇螫断腕]shé shì duàn wàn
喻小害能坏大事。清 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斷腕,蟻穴壞隄,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歎者也。”
24、[撩蜂吃螫]liáo fēng chī shì
犹言撩蜂剔蝎。比喻惹犯恶人,自取祸殃。
zhē
1、[蝎蝎螫螫]xiē xiē zhē zhē
形容人婆婆妈妈,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