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yú

释义:1.见“须臾”。片刻,一会儿。2.见“颛臾”。3.(Yú)姓。

组词

上臾 从臾 须臾 臾曳 颛臾 属臾 瓯臾 凫臾 耸臾 须臾之间 须臾不离 阿臾奉承

拼音

笔顺

丿 𠃍 丿

同音字

拼音为yú的字 拼音为yu的字

基础解释

见〖须臾〗。

详细解释

〈动〉

  1. (会意。《说文》:“从申,从乙。”不详。双音词“须臾”,片刻,一会儿)捆住拖拉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清· 姚鼐《登泰山记》

〈形〉

  1. 臾,善也。——《集韵》

  2. 肥沃的。后作“腴”

    郡县上臾之壤,守之若干。——《管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臾-中華語文大辭典

臾ㄩˊyú1.姓。2.參見【須臾】。

臾-漢語大字典


²臾
《説文》:“臾,束縛捽抴為臾。从申,从乙。”林义光《文源》:“臾从人、臼,象兩手捽抴一人之形。”
(一)yú 《廣韻》羊朱切,平虞以。侯部。
(1)捆住拖拉。《説文·申部》:“臾,束縛捽抴為臾。”
(2)善。《集韻·虞韻》:“臾,善也。”
(3)肥沃。后作“腴”。《管子·乘馬數》:“郡縣上臾之壤,守之若干。”
(4)姓。《廣韻·虞韻》:“臾,姓。”《左傳·文公六年》:“宣子使臾駢送其帑。”
(二)yǔ 《古今韻會舉要》勇主切。侯部。
弱弓。《周禮·考工記·弓人》:“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臾之屬,利射侯與弋。”孫詒讓正義:“此夾、臾謂弓之最弱者。”
(三)yǒng 《集韻》尹竦切,上腫以。
〔慫臾〕也作“慫慂”、“縱臾”、“從臾”。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集韻·腫韻》:“慂,勸也。《方言》:‘南楚凡己不欲喜怒,而旁人説者,謂之慫慂。’或作臾。”《漢書·衡山王劉賜傳》:“衡山王以此恚,與奚慈、張廣昌謀,求能為兵法候星氣者,日夜縱臾王謀反事。”顔師古注:“縱臾,謂奬勸也。”后也单用。《金史·佞幸傳·高懷貞》:“海陵以近屬為宰相,專威福柄,遂成弑逆之計,皆懷貞輩小人從臾導之。”明吴肅公《明語林·方正》:“夫人臾之再四,乃一往見。”
(四)kuì 《集韻》求位切,去至羣。微部。
同“蕢”。草、竹编的筐。《説文·艸部》:“蕢,艸器也。臾,古文蕢。《論語》曰:‘有荷臾而過孔氏之門。’”按:今本《論語·憲問》作“荷蕢”。《廣韻·至韻》:“臾”,同“蕢”。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须臾]xū yú

极短的时间;片刻:~不可离。~之间,雨过天晴。

2、[瓯臾]ōu yú

瓯与臾。比喻地面洼陷不平之处。

3、[耸臾]sǒng yú

见“耸恿”。

4、[顺臾]shùn yú

一会儿、片刻。

5、[颛臾]zhuān yú

周朝国名。在今山东平邑东。臾(yú)。

6、[夹臾]jiā yú

亦作“夹庾”。夹弓和臾弓。

7、[从臾]cóng yú

见“从諛”。

8、[臾凉]yú liáng

指片刻间的凉意,形容突然间感到寒冷。

9、[凫臾]fú yú

古国名。即 夫馀。在今 东北 地区。

10、[臾曳]yú yè

《说文·申部》:“臾”:“束缚捽抴为臾曳。”段玉裁 注:“曳字各本无,今补。束缚而牵引之谓之臾曳。”王筠 句读:“‘臾’、‘曳’亦双声,则双单皆可用矣。”引申为牵掣。

11、[上臾]shàng yú

同“上腴”。《管子·乘马数》:“郡县上臾之壤守之若干,閒壤守之若干,下壤守之若干。”臾,一本作“腴”。

12、[属臾]zhǔ yú

谨慎。

13、[纵臾]zòng yú

亦作“纵踊”。怂恿;鼓动别人做坏事。

14、[阿臾奉承]ā yú fèng cheng

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臾的反义词 臾的近义词 臾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臾能组什么词
  • 臾能组什么词语
  • 臾可以组什么词
  • 臾可以组什么词语
  • 臾字可以组什么词
  • 臾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臾字能组什么词
  • 臾字能组什么词语
  • 臾字开头的成语
  • 臾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