盌
拼音:wǎn
释义:1.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通作“椀”,也作“碗”。2.量词。
组词
磲盌 酒盌 玉盌 盌子 金盌 盌遂 盌注 盌脱 弄盌注 耨盌温敦拼音
wǎn笔顺
丿 ㇇ 丶 𠃌 乚 丨 𠃍 丨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wǎn的字 拼音为wan的字基础解释
同“碗”。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盌-辞源3【盌】10画 2710·2 wǎn ㄨㄢˇ 烏管切,上,緩韻,影。元部。飲食器具的一種,口大底小,多爲圓形。也作“椀”、“碗”、“㼝”。方言五:“盂,宋 楚 魏之間,或謂之盌。盌,謂之盂,或謂之銚鋭。盌謂之櫂,盂謂之柯。”説文:“盌,小盂也。”抱朴子 廣譬:“無當之玉盌,不如全用之埏埴。”元 戴侗 六書故二八 盌:“今人以侈口宛中者爲盌,盛飯者用之。”
盌-中華大字典1、盌讀音:鄔管切,剜上聲,旱韻。釋文:
❶小盂也。見《說文》。
〔按~通㼝。說文瓦部。㼝、小盂也。又通椀。廣雅釋器。椀、盂也。惟急就篇顏注。~似盂而深長。與小盂之義稍別〕。
❷醬杯也。《御覽》引《通俗文》:醬杯曰盞。或謂之~。
2、埦釋文:同盌、㼝、椀。見《集韻》。
3、椀讀音:烏管切,音盌,旱韻。釋文:
❶小盂也。見《類篇》。
❷盌或字。《集韻》。
4、碗釋文:盌俗字。
5、㼝讀音:鄔管切,音盌,旱韻。釋文:小盂也。見《說文》。《段注》:盂者飮器也。方言曰。盂。宋楚魏之間或謂之盌。
〔按正字通云。~與皿部盌通。或用瓦。或用木。隨方俗所宜。飯器一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ǎn
1、[盌子]wǎn zǐ
碗。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炙法》:“出鐺,及热置柈上;盌子底按之令拗。”
2、[盌遂]wǎn suì
古代酒客在酒肆堂口一碗即止的快饮。
3、[碧盌]bì wǎn
琉璃碗,出自唐唐彦谦《叙别》等。
4、[玉盌]yù wǎn
见“玉椀”。
5、[酒盌]jiǔ wǎn
见“酒椀”。
6、[盌脱]wǎn tuō
碗坯。《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寿元年》:“春,一月,丁卯,太后引见存抚使所举人,无问贤愚,悉加擢用……时人为之语曰:‘补闕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盌脱校书郎。’”言授官不加选择,校书郎就像碗毛坯一样粗滥。后用为滥用官吏的典实。宋 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但信櫝藏终自售,岂知盌脱本无橅。”
7、[灯盌]dēng wǎn
见“灯椀”。
8、[金盌]jīn wǎn
见“金碗”。
9、[磲盌]qú wǎn
亦作“磲碗”。以砗磲制成的碗。
10、[盌唇]wǎn chún
碗的上端边缘。
11、[弄盌注]nòng wǎn zhù
古代杂技的一个项目。
12、[耨盌温敦]nòu wǎn wēn dūn
女真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