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jiè

释义:1.垫在下面的东西。2.〈文〉垫;衬。3.抚慰。4.包含;蓄积。5.见“借”。

组词

慰藉 蕴藉 藉口 藉令 藉稿 藉莫 藉幕 藉色 无藉在 避藉陛 风流蕴藉 眠花藉柳 死伤枕藉 死亡枕藉 贪污狼藉 赍粮藉寇 狐藉虎威 死相枕藉

拼音

jiè

笔顺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基础解释

1.另见“借”2.垫在下面的东西。3.垫;衬。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2. 同本义

    藉,祭藉也。——《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

    藉用苇席。——《仪礼·士虞礼》

    藉乃燔林。——《列子·黄帝》

    缫藉九寸。——《周礼·大行人》

    藉用白茅,无咎。——《易·大过》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礼记·曲礼》

〈动〉

  1. 衬垫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藉茅(用茅草垫祭品。表示对神的敬意);藉草枕块(古时居丧的一种礼节,子从父、母丧时起至下葬一段时间,要睡干草、枕土块,以示哀思);藉子(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

  2. 坐卧其上

    藉萋萋之纤草。——王绰《游天台山赋》。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

    又如:藉槀(坐于草垫之上)

  3. 践踏;欺凌 。

    如:凌藉(践踏;欺凌)

  4. 抚慰

    白头无籍在,朱绂有哀怜。——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

    又如:慰藉(安慰);藉在(依赖,慰藉)

  5. “借”的繁体字

    空籍五岁矣。——《史记·陈杞世家》。《索隐》曰:“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6. 另见 jí

〈动〉

  1. 践踏;欺凌

    藉贫孱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吕氏春秋》

  2. 进贡

    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

  3. 登记;记

    藉长幼贫氓之数。——《晏子春秋》

  4. 通“籍”。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

    如:藉没(没收)

  5. 顾念;顾惜 。

    如:藉不得(顾不得)

  6. 用绳缚 。

    如:藉靡(缚,捆绑)

〈形〉

  1. 杂乱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柳宗元《田家》

〈名〉

  1. 通“籍”

  2. 藉田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礼记》

  3. 耕种藉田

    古之必藉千亩者,礼之饰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

  4. 赋税 。

    如:藉敛(征收税赋)

  5. 通“阼”。势位

    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6. 另见 ji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藉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藉藉ㄐㄧˊ ㄐㄧˊjí jí眾多雜亂的樣子。《南齊書.卷五五.孝義傳.樂頤傳》:「外傳藉藉,似有伊周之事,君蒙武帝殊常之恩,荷託付之重,恐不得同人此舉。」

藉藉-辞源3

【藉₃藉₃】㊀交橫雜亂貌。同“籍籍”。漢書五七 司馬相如傳 上林賦:“不被創刃而死者,它它藉藉,填阬滿谷。”注:“言交橫也。”新唐書二二五上 安祿山傳:“賊大敗,追奔五十餘里,尸髀藉藉滿坑壑。”㊁顯赫,盛大。史記一二四 游俠傳 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游俠豪倨,藉藉有聲。橫行州里,力折公卿。”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è

1、[慰藉]wèi jiè

安慰。藉(jiè)。

2、[藉此]jiè cǐ

表“垫在下面的东西”,也就是“垫子“。

3、[凭藉]píng jiè

亦作“凭籍”。亦作“凭借”。依靠,依赖。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湿水》:“凭藉涓流,方成川甽。”南朝 梁 沉约《恩倖传论》:“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籍世资,用相陵驾。”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五:“享国之久莫过 三代,初未闻凭藉於无情之金石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将来望升官起来,势位大了,便有所凭借,可以设施了。”康有为《大同书》甲部序:“时有友朋,则以利害患难而易心,不可凭藉。”艾芜《南行记·山峡中》:“小黑牛 已经在这世界上凭借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的命运了。”

4、[藉以]jiè yǐ

谓凭借某种事物或手段以达到某一目的。

5、[蕴藉]yùn jiè

(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意味~。~的微笑。

6、[藉口]jiè kǒu

1.借别人的话作为依据。《左传·成公二年》:“若苟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君之惠也。”杜预 注:“藉,荐;復,白也。”孔颖达 疏:“言无物则空口以为报,少有所得则与口为藉,故曰藉口。” 2.多作托辞或假托的理由。宋 陈善《扪虱新话》卷二:“唐 史称 房 杜 不言功,予谓此乃庸人鄙夫持禄固位者得以藉口也。”清 李渔《玉搔头·闻警》:“他假公藉口为除奸横,其实要自逞强兇。” 3.谓充饥。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蔓菁》:“乾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藉口,何必饥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我军出界近二旬,所获才三十餘级,何以復命!且食尽矣,请袭取 宥州,聊以藉口。”

7、[枕藉]zhěn jiè

横七竖八地倒或躺在一起。藉(jiè)。

8、[藉甚]jiè shèn

盛大;卓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 以此游 汉 廷公卿间,名声藉甚。”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升其堂者,若登 孔氏 之门;沾其赏者,犹得东 吴 之句,藉甚当时,声驰遐邇。”宋 范成大《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题石湖》:“公退萧然真吏隐,文名藉甚更诗声。”清 李渔《凰求凤·避色》:“止因小生的相貌,生得过於丰美,又有藉甚之才名,引得人家女子,个个倾心,人人注念。”

9、[丰藉]fēng jiè

《易·大过》:“藉用白茅,柔在下也。”后即以“丰藉”指用白茅做成的厚草垫,用于祭祀。

10、[践藉]jiàn jiè

践踏;摧残。

11、[藉子]jiè zǐ

方言。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

12、[交藉]jiāo jiè

杂乱堆积。

13、[藴藉]yùn jiè

1.亦作“薀籍”。宽厚而有涵养。《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治敢行,少藴藉。”《后汉书·桓荣传》:“荣 被儒衣,温恭有藴籍。”李贤 注:“藴籍,犹言宽博有餘也。”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裴休》:“为人藴藉,进止雍闲。”《花城》1981年第6期:“﹝她﹞雍容和顺,蕴藉敦厚。” 2.谓含蓄而不显露。晋 葛洪《抱朴子·尚博》:“若夫翰迹韵略之宏促,属辞比事之疏密,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浅,其悬絶也。”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前辈文采风流,藴藉如此。”明 陆时雍《诗镜总论》:“少陵 七言律,藴藉最深,有餘地,有餘情,情中有景,景外含情,一咏三讽,味之不尽。”王蒙《我愿多分点好的故事》:“正像 鲁迅 的小说《祝福》、《故乡》、《伤逝》等的结尾一样,不但蕴藉隽永,而且富于音乐感。” 3.蕴藏。应修人《含苞》诗:“我爱这纤纤的花苞儿蕴藉无量的美,--无量地烂漫的将来。”沈从文《一个母亲》第一章一:“低头看孩子的笑,在这天真纯洁的生命上,反映出的是母亲的蕴藉于心中深处的罪孽的自责。”

14、[仰藉]yǎng jiè

仰望依靠。

15、[零藉]líng jiè

零落狼藉。明 陈子龙《废苑行》:“苑门零藉不安横,芳草何年满阶布。”

16、[藉槀]jiè gǎo

坐卧于草荐之上。谓谢罪待刑。

17、[韫藉]yùn jiè

含蓄而不显露。

18、[藉姑]jiè gū

慈姑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六·慈姑》。

19、[蕰藉]wēn jiè

含蓄。

20、[揉藉]róu jiè

践踏挤压。揉,通“蹂”。

21、[蹸藉]lìn jiè

作践、欺凌。

22、[势藉]shì jiè

见“势籍”。

23、[阻藉]zǔ jiè

依恃;凭借。

24、[辚藉]lín jiè

辗轧,践踏。

25、[藉色]jiè sè

谓借光。

26、[缊藉]wēn jiè

蕴藉。含蓄宽容。《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太后尝问 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仁杰 对曰:‘文学緼藉,则 苏味道、李嶠 固其选矣。’”

27、[腾藉]téng jiè

亦作“腾籍”。奔腾践踏。

28、[荐藉]jiàn jiè

1.草席。 2.推荐。

29、[春藉]chūn jiè

春日藉田;春日藉礼。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皇上方耕春藉,復益邑田,加食邑如 雍熙 元年之数。”宋 王禹偁《藉田赋》:“耕钩盾之弄田,但矜儿戏;修 建康 之春藉,未焕农功。”

30、[藉幕]jiè mù

亦作“藉莫”。古时城防中用以遮挡箭、石等的布幔。

31、[单藉]dān jiè

薄垫子。

32、[蹂藉]róu jiè

1.亦作“蹂籍”。践踏。 2.侵害;侵扰。

33、[藉莫]jiè mò

见“藉幕”。

34、[缫藉]sāo jiè

玉的衬垫物。

35、[诊藉]zhěn jiè

见“诊籍”。

36、[推藉]tuī jiè

推奖荐引。

37、[躏藉]lìn jiè

1.踩踏;践踏。 2.欺压伤害。

38、[爱藉]ài jiè

爱惜,吝惜。

39、[轥藉]lìn jiè

践踏;欺凌。

40、[谪藉]zhé jiè

见“ 謫籍 ”。

1、[狼藉]láng jí

也作狼籍。杂乱不堪;乱七八糟:杯盘~。藉(jí)。

2、[藉没]jí méi

没收。藉,通“籍”。

3、[藉敛]jí liǎn

征收税赋。藉,通“籍”。

4、[藉田]jí tián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藉,通“籍”。《汉书·文帝纪》:“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三国 魏 曹植《藉田说》之一:“春耕於藉田,郎中令侍寡人焉。”宋 苏轼《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四:“苍龙掛闕农祥正,父老相呼看藉田。”

5、[骀藉]tái jí

1.践踏;蹂躏。《史记·天官书》:“三十年之间兵相駘藉,不可胜数。”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駘,音臺,登躡也。”《东观汉记·冯衍传》:“众强之党,横击於外,百僚之臣,贪残於内……於是江湖之上,海岱之滨,风腾波涌,更相駘藉,四垂之人,肝脑涂地,死亡之数,不啻大半。”清 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兵革之际,武人豪健,更相駘藉,邑人睚眦触死,闭门不保家室。” 2.犹枕藉。《新唐书·马燧传》:“众赴水死者不可计,斩首二万级,杀贼将 孙晋卿、安墨啜,虏三千人,尸相駘藉三十里,淄青 兵几歼。”

6、[藉靡]jí mí

缚,捆绑。

7、[蹈藉]dǎo jí

践踏;蹂躏。藉(jí)。

8、[藉不得]jí bù dé

见“藉不的”。

9、[道路藉藉]dào lù jí jí

形容社会上人们纷纷传告。

10、[饿殍枕藉]è piǎo zhěn jí

饿殍:饿死的人;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藉的反义词 藉的近义词 藉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藉能组什么词
  • 藉能组什么词语
  • 藉可以组什么词
  • 藉可以组什么词语
  • 藉字可以组什么词
  • 藉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藉字能组什么词
  • 藉字能组什么词语
  • 藉字开头的成语
  • 藉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