耨
拼音:nòu
释义:1.古代一种锄草的农具。2.〈书〉锄草。
组词
耨耕 阿耨 春耨 鉏耨 锄耨 笃耨 耕耨 薅耨 火耨 白笃耨 耨盌温敦 刀耕火耨 深耕易耨 火耕水耨 阿耨多罗 阿耨达池 阿耨达山 耒耨之利 阿耨观音 火耨刀耕拼音
nòu笔顺
一 一 一 丨 丿 丶 一 丿 一 一 𠄌 丿 ㇏ 一 亅 丶同音字
拼音为nòu的字 拼音为nou的字基础解释
1.一种用来锄草的农具。 2.锄草。详细解释
钩儿锄,一种锄草的农具
释其锄耨而下泪。——贾谊《旱云赋》
〈方〉∶元明戏剧中常见,状男女狎昵之态
有耨处散诞松宽着耨,有偷处宽行大步偷,何须把一家苦苦死淹留?——元· 关汉卿《金线池》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耨-中華語文大辭典耨耨ㄋㄡˋnòu1.〈書〉除草的農具,形似鋤頭。2.〈書〉鋤草。[例]耕~。3.姓。
耨-康熙字典耨
【未集中】【耒字部】 耨
★【廣韻】奴豆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豆切,𠀤音槈。【說文】薅器也。本作槈,今文作耨。【廣韻】同鎒。纂文曰:耨如鏟,柄長三尺,刃廣二寸,以刺地除草。【呂氏春秋】耨柄尺,其長六寸,所以閒稼。【字詁】頭長六寸,柄長六尺,以芸田也。
★又【玉篇】耘也。【釋名】耨,以鋤耨禾也。【易·繫辭】耒耨之利,以敎天下,蓋取諸益。【左傳·僖三十三年】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註】耨,鋤也。【釋文】耨,乃豆切,鉏田也。【晉語註】耨,茠也。或作薅,拔田草也。【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而耕耨王藉,以時入之。【註】耨,芸芓也。
★又【類篇】奴沃切,音褥,治草也。
◎又【字彙補】內典,阿耨多羅。阿,此云無也。耨多羅,此云上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nòu
1、[针耨]zhēn nòu
谓以针代耨,替人作针线来维持生计。
2、[火耨]huǒ nòu
犹火耕。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温水》:“九真 太守 任延 始教耕犂,俗化 交 土,风行 象林。知耕以来,六百餘年,火耨耕艺,法与华同。”参见“火耕”。
3、[讲耨]jiǎng nòu
犹讲治。治草为耨,借指治学。语本《礼记·礼运》:“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旧唐书·韦渠牟传》:“讲论儒、道、释三教,渠牟 枝词游説,捷口水注;上谓其讲耨有素,听之意动。”
4、[水耨]shuǐ nòu
灌水除草。古代的一种耕作法。
5、[春耨]chūn nòu
春耕。
6、[薅耨]hāo nòu
除草。
7、[厮耨]sī nòu
谓亲昵;相爱。
8、[笃耨]dǔ nòu
亦作“篤傉”。亦作“篤禄”。香木名。树如杉桧,羽状复叶,夏日开小花,圆锥花序,切破其茎,则树脂流出,香气浓郁,名笃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药用。宋 王洋《李尹叔知丞借华严于仙山次韵》:“窗明篤耨朝烟细,榻静籧篨午梦残。”宋 陆游《书枕屏》诗:“西域兜罗被,南番篤耨香。”宋 无名氏《百宝总珍集·笃傉》:“篤傉大者如手掌,色似鹅脂分外香,黑者价低不甚好,碎者只宜合底安。篤傉,泉 广 路客贩到,如白胶香相类,如黑篤傉,多是合香使用,此香氤氲不散。”宋 方勺《泊宅编》卷上:“近岁除直祕阁者尤多,两 浙 市舶 张苑 进篤禄香得之,时号篤禄学士。”
9、[鉏耨]chú nòu
鉏和耨。借指耕作。
10、[耕耨]gēng nòu
1.耕田除草。亦泛指耕种。 2.喻辛勤钩稽探索。
11、[垦耨]kěn nòu
犹耕耘。
12、[锄耨]chú nòu
1.锄土薅草。 2.指锄耨后的碎土块。
13、[耘耨]yún nòu
犹耕耘。一般指中耕措施。
14、[耨耕]nòu gēng
泛指农活。
15、[铫耨]yáo nòu
亦作“銚鎒”。铫和耨。锄田的用具。
16、[芸耨]yún nòu
耘耨。除草;耕种。芸,通“耘”。
17、[耨斡]nòu wò ā
契丹语。皇后的尊称。
18、[阿耨多罗]ā nòu duō luó
梵语Anuttara的译音。意译为“无上”。
19、[耒耨之教]lěi nòu zhī jiào
耒耨:农具。农事耕作方法的传授。指教民务农。
20、[深耕易耨]shēn gēng yì nòu
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细做,及时除草。比喻精心耕种。
21、[耨盌温敦]nòu wǎn wēn dūn
女真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