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
拼音:lěi
释义:1.古代的一种用来耕田的农具,形状像木叉。2.古代农具耒耜上的木柄。
组词
负耒 黛耒 耕耒 耒子 耒耨 耒耜 释耒 寝耒 耒耜之勤 耒耨之利 揉木为耒拼音
lěi笔顺
一 一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lěi的字 拼音为lei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2.古代农具耒耜上的木柄。详细解释
(象形。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同本义
耒,手耕曲木也。——《说文》
天子亲载耒耜。——《礼记·月令》。注:“耒耜之上曲也。”
耒耨之所刺。——《庄子·胠箧》。李注:“耜柄也,犁也。”
耜其柄,耜其刃。——《后汉书·章帝纪》
身执耒臿。——《韩非子·五蠹》
又如:耒耨(耕耘用的农器。指犁锄)。亦指耜的木曲柄。又如:耒耜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耒-中華語文大辭典耒耒ㄌㄟˇlěi1.古代翻土農具耒耜上的曲木柄。2.古代一種安柄的農具,形狀像叉子。3.二一四部首之一。
耒-中華大字典1、耒讀音:盧對切,音纇,隊韻。力遂切,音類,寘韻。魯猥切,音磊,賄韻。魯水切,音壘,紙韻。倫追切,音纍,支韻。釋文:
❶本作泿。《說文》:泿。耕曲木也。从木推丰。古者燠作泿枱。㠯振民也。《段注》:各本耕上有手。今依廣韻隊韻周易音義正。枱、今之耜字。各本作㭒。誤。
❷犂也。見《莊子胠篋釋文》。
❸耜柄曰~。《國語周語》:民無懸耜。
❹來也。亦推也。見《釋名釋用器》。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ěi
1、[耒耜]lěi sì
古代一种耕地用的农具,即原始的犁。也用作农具的统称。耜(sì)。
2、[寝耒]qǐn lěi
耒耜等农具放着不用。指农事荒废。
3、[秉耒]bǐng lěi
执耒。
4、[黛耒]dài lěi
即黛耜。
5、[鉏耒]chú lěi
鉏和耒。泛指农具。
6、[释耒]shì lěi
放下农具。谓停止耕作。《史记·淮阴侯列传》:“﹝将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輟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耕夫释耒,桑妇下机。”唐 白居易《息游惰策》:“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
7、[耒庛]lěi cì
耒的下端,与耜相接的弯曲部分。
8、[醳耒]yì lěi
放下农具。《隶释·汉北海相景君铭》:“农夫醳耒,商人空市。”洪适 释:“以醳为释。”
9、[负耒]fù lěi
《孟子·滕文公上》:“陈良 之徒 陈相,与其弟 辛,负耒耜而自 宋 之 滕。”后以“负耒”指背负农具,从事农耕。
10、[耒子]lěi zǐ
南朝 宋 时民间模仿官钱铸造的一种钱币。
11、[耕耒]gēng lěi
1.即耒。古代一种翻土农具。 2.泛指农具。
12、[揉木为耒]róu mù wéi lěi
使木弯曲变成耒。
13、[耒耨之教]lěi nòu zhī jiào
耒耨:农具。农事耕作方法的传授。指教民务农。